环球时报:中俄越紧密,各自全方位外交越主动

2013年03月23日08:44  环球时报

  习近平主席昨天在莫斯科会见普京总统,中俄领导人的这次握手再次扎牢了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世界舆论高度关注中俄能源合作是否会有突破性进展,西方媒体传到2018年,俄向中国出售的石油将达5000万吨。这些本周末将见分晓。

  中国最终将成为俄罗斯最大石油购买国,这意味着将两国各自的战略命脉进一步栓紧。俄罗斯的石油销售和中国的能源进口都会继续维持多元化格局,只要中俄的战略互信足够牢固,两国能源的突出合作只会加强各自同其他伙伴谈判销售或购买石油的地位。

  这也是中俄紧密合作对两国各自全球战略具有拉升作用的缩影。中俄拥抱不会损害各自同西方发展关系,只会增加两国同西方打交道的主动性。对因苏联解体综合力量大幅下降的莫斯科来说,这个效果将更明显。

  中俄战略合作的潜力不是两国各自国家潜力的相加。两国的互补性是全方位的,但互利合作只是中俄结为战略伙伴意义的一部分。中俄合作最重要的是创造了两国巨大的战略弹性,也给21世纪的国际关系开辟了新空间。中俄合作对西方之外的道路探索提供了合法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来源。

  中俄合作不具有进攻性,两国的力量之和也不足以让它们携起手来对抗西方。但中俄结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足以瓦解外界对它们任何一个的孤立、乃至围堵。中俄合作既有相当彻底的开放性,又有背靠背的相互支持和保护性。中俄关系的这种特质超越了以往国际政治的各种定义,同时促进了两国的战略安全和战略自由。

  中俄关系已经给两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几乎没给各自带来什么负分。这样的国家关系比传统的“盟友”更契合冷战之后的国际政治现实。中俄友好没影响两国同任何第三方发展关系,相比之下,日美同盟就显得过时,它成了日本同中国等之间的一道障碍。

  中俄现在都想让两国的特殊战略关系给各自带来更多日常利益,尤其是经济好处。这是值得努力的方向,而且两国事实上也未在这个方向上空转。两国能源买卖越做越大,这会逐渐导致一定的相互“战略依赖”。没有超级战略互信,这根本不可能。

  中俄是有历史阴影的邻国,两国比邻地区都不是各自的发达部分,但两国能解决全部边界问题,贸易量不断上升,边贸尤其红火。如果非两国全面战略合作,这些都难以想象。

  中国已是全球贸易大国,中国的经验显示,国家间的经济和政治合作相互促进,但并非绝对的正向关系。中俄一方面需用政治带动经济合作,一方面也应清楚我们最需要从两国的战略关系中得到什么。中俄关系很难大而全,至少我们不应为没有做到大而全而焦虑。

  中国的北方有了最稳固的朋友,历史上这样的时候并不多。俄罗斯东部出现其全球战略的新支点,这还是它历史上的第一次。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为国际政治向未来过渡搭建了有创意的可能性。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李克强:政府要说到做到不能“放空炮”
  • 体育亚预赛-于大宝93分钟绝杀 国足1-0伊拉克
  • 娱乐传王大治设计董洁被拍 仍有离谱照未曝光
  • 财经京籍居民买房遇阻 欲查名下房产遭拒
  • 科技苹果防摔专利可控制iPhone着地位置
  • 博客李银河:我们还能吃什么 德国混合桑拿浴
  • 读书高饶事件诱因:毛泽东对周恩来工作不满
  • 教育铁腕外教遭全班学生弹劾皆因不让抄作业
  • 育儿无语凝噎:那些襁褓中被弃的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