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雯:新加坡优待中产面临窘境

2013年03月26日07:20  环球时报

  查  雯

  有人将中产阶级比喻为夹在上下两个阶层之间的“三明治阶层”: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加剧,他们无法挤进高收入阶层;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像低收入阶层一样,获得由国家提供的各种福利补贴。而中产阶级面临的这种不上不下的困境,在整体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会显得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在生产领域,中产阶级往往是代表资方管理劳动者的一个群体。当经济下滑企业收缩时,很多企业最先裁撤的往往是中层的管理职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各国的中产阶级普遍感受到较大的生活压力。

  然而,新加坡的中产阶级似乎是个特例。在新加坡,中产阶级跟低收入阶层一样,也享受了大量的政府补贴。这集中体现在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上。在绝大多数国家,公共住房是低收入阶层才能享有的特殊待遇。而在新加坡政府慷慨的公共住房政策下,超过90%的新加坡公民有资格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购得“组屋”,而被排除在外的10%则是新加坡社会的富裕阶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公共住房相对简陋,不能与所谓的“中产阶级生活”相称。但新加坡的组屋可以称得上“奢侈”,很多组屋都有3到4间卧室、两个卫生间,以及宽敞明亮的客厅。不仅如此,政府对于组屋的维护也是十分到位。最近几天,笔者租住的“组屋”就正在经历一次装修。装修的内容包括更换所有卫生间和厨房的管道、电线,重新铺设防水和瓷砖,安装新马桶和淋浴设施,另外还安装了一个全新的防盗门。因为整个工程由政府资助,笔者的房东只需要承担全部装修费用的十分之一。

  可以说,类似的福利政策为新加坡的中产阶级搭建起了一个舒适的温室,使其不必面对不上不下的窘境。曾经就有人将新加坡称为“空调之国”,意思是,在政府有效的中央调控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这个比喻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正如空调的使用引发了全球变暖一样,新加坡的发展模式同样也存在“是否可持续”的问题。

  前段时间新加坡爆发的反对政府引进外来移民的示威,实际上就是对新加坡发展模式的挑战。长久以来,新加坡政府一直希望通过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国际人才,以此确立新加坡的人才优势,吸引国际投资。但随着新移民的到来,新加坡中产阶级也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一方面生活成本在提高,另一方面工资又停滞不前,所以很多人希望通过手中的选票迫使政府改变移民政策。

  不少学者已经指出,建国以后,新加坡培育出大量优秀的技术工人和掌握英语的大学毕业生,远远领先于周边国家,这一点吸引了国际投资者。但随着周边国家的发展,新加坡在人才上的优势正在减小。限制移民固然可以减少国内竞争,使温室中的人暂时松一口气,但从长远看,类似的政策也会迫使投资者另觅人才聚集的高地,而温室的运转也会因此变得难以为继。要想重新确立优势,中产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学者)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习近平夫妇出访服装皆系国产品牌
  • 体育热身-巴西1-1俄罗斯 高尔夫-伍兹重返第1
  • 娱乐韩国立法禁衣着暴露 李孝利:我死定了
  • 财经广东国五条细则:严格执行国务院个税规定
  • 科技微软下一代Windows截图曝光:集成IE11
  • 博客胡紫微:女人罩杯越大离性感越远(图)
  • 读书解密:邓小平为何唯独不与林彪来往
  • 教育美国家长望子成龙 也为孩子上辅导班焦虑
  • 育儿幼儿称被幼儿园老师逼喝尿吃鼻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