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共确诊9名H 7N 9禽流感患者。继安徽、上海出现3例确诊病例后,前日江苏省确诊4例,昨日浙江确诊两例。有专家表示,近期仍有可能发现更多病例。新型禽流感疫情关系到民众生命和公共安全,结合此次疫情的特殊性和过去类似疫情的防控经验,接下来有关部门有效应对至为重要。
据目前公布的病例看,此次H7N 9禽流感出现在江苏、上海、安徽多地,病例分布较为分散,3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专家表示,已确诊的病例之间未发现有流行病学关联。另外,江苏、上海医疗部门对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医学观察后,发现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未出现异常,从目前看,疫情人传人现象尚未出现。有专家就此表示,H 7N 9禽流感重演SAR S暴发可能性极小。
即便如此,此次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不可小觑。疫情传染源和传播方式还不明确,暂时没有针对性治疗方案,疫情变化尚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还没有针对H 7N 9禽流感的流感疫苗。已出现两例病例的上海市,在前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上海启动流感流行三级应急预案,并且拉响了禽流感黄色预警。各地通过信息沟通、病毒检测等手段加强了对新型禽流感的监控力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昨日要求自4月4日起,已报告确诊病例的省份将启动疫情信息日报告制度,H 7N 9禽流感俨然已成中国社会的公共卫生事件。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说:“面对H 7N 9禽流感疫情,公众难免担忧焦虑,此时更需政府积极行动,给人信心:以信息公开消除公众担忧,以更严密防控保障公众健康,唯有此,才能相向努力,同心抗击。十年之后,中国人不应再承受非典那个春天里相似的恐慌。”公共事件应对兹事体大,各环节相互影响,与民众的信息沟通尤须重视。从目前看,已出现病例的地区尽管加强了应对,但在信息公开等关键环节还值得商榷,以上海市为例,卫生应急单位在患者死亡20天后才公布疫情遭质疑,有关负责人将其归结于疫情的特殊性,指出这种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上海经过筛查、排除继而完成上报,符合法定程序。然而,蹊跷的是,出现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第一例死亡病例,该院曾于3月7日与上海市卫生局先后通过官方微博辟谣,表示已排除87岁的李某及两个儿子感染人禽流感等传染病。辟谣稿甚至还引用专家观点表示,李某及其小儿子死亡,“系因患有多项基础性疾病,加上肺部重度感染所致”。而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31日的答问稿中,则提到李某被确诊为H 7N 9禽流感病毒感染。
应对过程中的辟谣冲动可能有助于暂时缓解民众焦虑,但一旦猜测被证实,官方公信力难免就此受到折损,继而影响后续信息公开的可信度。在以往诸多公共事件应对中,政府部门热衷于辟谣,甚至将其视为事件应对的不二法门,事实上,在事实尚不确切的情况下,辟谣行为所裹挟的行政强制力并不利于与民众沟通,相反只会加剧民众的猜忌。就公共卫生事件而言,有关信息公开的得失,我们已在“非典型肺炎疫情”SAR S中有着切身的体会,彼时缺乏经验,或干脆封锁疫情,或遮遮掩掩,故作镇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众恐慌,影响了疫情防治。“非典型肺炎疫情”留下的遗产之一即是确立了信息公开的理念,并依此建立起相应的法治规范,防治新型禽流感疫情之际,根据相关规定公开信息既是法规的要求,也是防治行动应然的策略。
联系到此次疫情的特殊背景,信息透明的意义更为重大。新华社官方微博“@新华视点”指出:“H 7N 9来袭,昔日的SAR S记忆让我们隐隐不安。其实,当疾病来袭,同样可怕的还有未知。告诉我们,对于H 7N 9你有哪些问题,了解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希望在真相的光芒下,谣言和恐慌无处遁形。”新型禽流感疫情出现前,黄浦江上出现触目惊心的漂浮死猪现象,时至今日,死猪来源以及现象成因尚无定论,此次疫情出现后,不乏民众将其与死猪现象相联系,尽管有关部门否认了这一猜测,但此现象加剧民众焦虑,影响疫情认知也在情理之中。鉴于目前尚不能证明死猪与此次疫情没有关联,医疗部门或应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如此既有助于疫情应对,对民众关切无疑也是一种体谅。
新型禽流感疫情威胁已经显现,出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保障民众知情权的双重目标,各级政府纷纷响应,既组织力量主动防控,及时预警,也加强与公众互动,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如此种种,均是政府应对公共事件责任承担之体现。正值应对之重要节点,应对部门应吸取教训,按照相关法规要求,依据法定程序做出应对之策。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其发表的文章中回顾“非典型肺炎疫情”,分析它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认为其带来“治国理政理念的转变和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新型禽流感于公共卫生安全是一种考验,只有将“转变和调整”落到实处,政府与民众相互信任,疫情防控才能运筹帷幄。
(原标题:[社论]铭记“非典”教训 应对新型禽流感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