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 李星文
“虽然H7N9禽流感尚未失控,目前仍不能有丝毫轻忽懈怠之心。任何一方面的疏漏都可能导致禽流感传染的突然加速,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平安无事,我们才能宣布疫情防治的成功。如今正是关键时刻,不可慌神,不可大意。”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截至5日晚10点,中国内地确认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量增加至16例,死亡病例增加至6例。除了鸽子之外,从鸡的身上也检测出H7N9禽流感病毒。目前,多地正紧急采取措施进行禽流感防控,上海市将关闭活禽市场,暂停所有活禽交易。
过去几天中,各地加大了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和报告,好消息和坏消息接踵而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是,一度在微博上引起强烈关注的那位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过的发热病人,经过隔离观察和检测,确认并未感染H7N9禽流感。这让医疗专家和普通民众都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位“密切接触者”幸免感染,意味着H7N9病毒仍未被发现具有人传人的能力,那么它在人群中大规模传染的可能性就大为降低。与此同时,医学专家宣布,这种新型病毒对达菲等药物仍然敏感,如果早发现、早下药是可控、可治的,上海4岁小患者的治疗状况令人乐观。
然而也有些消息让人心忧。16例患者中有6例死亡,这样的死亡率显示了病毒的凶猛。上海送检的738份样品中检测出19份H7N9禽流感病毒,其中10份来自鸡、7份来自环境样品、2份来自鸽子,涉及的活禽市场扩大到三家。上海开始关闭市场和扑杀活禽,但鉴于这项工作涉及的活禽数量众多,与活禽有过接触的人员同样数量众多,即使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工作,究竟有没有漏网的病毒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与此同时,H7N9病毒的近亲——甲型H1N1禽流感病毒也来作乱,深圳、广西、四川、兰州纷纷发现H1N1患者。这就要求全国各地的卫生部门以“前门防狼,后门驱虎”的警惕,密切监测各种流感疫情的动向,在第一时间展开救治和防控。
从目前来看,各地应对H7N9禽流感的反应速度以及信息公开程度,都较10年前“非典”来袭时有了长足的进步。上海的医学专家在一位患者病故后提出了感染新型病毒的可能,经过多级检测后,这个猜想得以证实,全国范围内的卫生响应由此升级。随后就是感染源的大排查,患者和接触者的隔离监控,不存侥幸之心,不留可疑角落。到目前为止,H7N9禽流感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暴发的迹象。
不过,可能是因为当年的SARS令人心有余悸,民众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应对失措的现象。某省卫生厅仓促发布了防治禽流感的中医方,称“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可用于预防H7N9禽流感”。这条提示性的消息对于有些慌神的人来说,如同茫茫大海中的救命稻草,板蓝根冲剂一时热销。然而随后有多位专家指出,板蓝根冲剂只是普通的清热解毒药,对于预防新型的H7N9病毒无效,盲目服用还有可能造成副作用。这个小小的“乌龙”意味着,在事关生命健康的疫情问题上,民众心理极其脆弱,对于绘声绘色的传言缺乏辨识能力,得一“好消息”而惊喜若狂,得一“坏消息”就惊慌万分。这就要求卫生部门要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治进展,让全社会始终浸润在公开透明的舆论场中,保持心态稳定,随时配合行动。
虽然H7N9禽流感尚未失控,目前仍不能有丝毫轻忽懈怠之心。疫情的监测机制已在发挥作用,但部分民众没有跟踪新闻的习惯,仍可能存在有病不治、自行抵抗的案例。感染源未能最终确定则是最大的忧患,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禽类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病毒携带者,进而为祸人间。任何一方面的疏漏都可能导致禽流感传染的突然加速,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平安无事,我们才能宣布疫情防治的成功。如今正是关键时刻,不可慌神,不可大意。
(原标题:疫情尚未蔓延,防控不可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