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杰:应对禽流感要织好民生保护网

2013年04月12日02:59  京华时报 微博

  应对禽流感要织好民生保护网

  本报特约评论员周人杰

  一两只鸡鸭的贵贱,不只是货币符号的逻辑演绎,还关乎民生的福祉,以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执着信念

  “死猪漂江”阴影未散,“禽去笼空”愁云又罩。据报道,自上海等地出现禽流感疫情以来,家禽相关的养殖、销售受到剧烈冲击,交易锐减、价格跳水,给养殖户与批发商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至于有人叹息“养殖就和赌博一样”“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在养殖业局地遭遇的“冰点”面前,公共权力应当传递出怎样的“热度”?

  无论就地扑杀,还是暂停交易,针对疫情的“雷霆行动”,都体现出“舍小众、为大众”的公共利益优先原则。面对公共安全的潜在威胁,任何公民均需配合政府的集体行动。也正因此,对于没有过错、平白受损的当事人,公共财政亦应发挥“风险均摊”的职责,给予其必要的合理补偿。

  从补偿的合理性,跃升到补偿的有效性,关键在制度。我们看到,本次禽流感防控中受到影响的沪上家禽养殖场、批发商,已经拿到了相应的补偿,比如每只草鸡补偿30元,每只二黄鸡25元,大体上达到了成本价标准。这是2005年《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出台后,财政合理补偿制度的日渐成熟。

  但是,相比禽类“存货”的损失,市场主体更畏惧的是市场交易的剧烈波动。比如,有的合作社火鸡交易量锐减一半,一些家禽餐饮的消费量也骤降八成。尤为严重的是,疫情对消费者信心与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的持续冲击,更是雪上加霜,更会让市场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曾经的“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不都在价格剧烈波动的过山车上,戏弄过生产商、坑害了消费者吗?

  所以说,走出“谷贱伤农、价贵伤民”的大起大落,较之直接的货币补偿,间接的政策补偿是更为治本的策略。市场失灵处,就是政府作为时。借取稳定猪肉价格的经验,建立起禽肉储备制度,以及通过补贴扩展农业保险的范围,长远思之,将对行业生产力的保护输送“四两拨千斤”的巨大正能量。这些制度性的常态救济,不应视为简单的行政干预,毕竟,更好地扶植市场主体,才有更规范、更有效率的市场秩序。

  风险社会中,民生、民心与有效的救济制度往往同向而动。有公共卫生的防火墙,才不会恐慌禽流感,有合理的补偿制度,才不会忧虑“全城杀鸡”,有抵御意外的制度细化,才不会在风险面前人人自危。因此,一两只鸡鸭的贵贱,不只是货币符号的逻辑演绎,还关乎民生的福祉,以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执着信念。呵护民生的“制度安全网”越织越密集,承载“中国梦”的自信道路才能越走越踏实。

  相关报道见今天A07版

(原标题:应对禽流感要织好民生保护网)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刘志军涉贿约6千万 曾让律师保其不死
  • 体育欧联-切尔西进4强 FIFA排名国足涨11位
  • 娱乐林志颖被曝身家百亿 网友:真正高富帅
  • 财经一汽董事长徐建一辞去职务 近期曝出窝案
  • 科技苹果售后漏洞遭利用:假iPhone被换真机
  • 博客易中天:我墓碑要刻的话 吉林下暴雪(图)
  • 读书梁晓声知青文学终结篇:返城年代
  • 教育泰晤士2013亚洲大学排名:北大第四
  • 育儿雅培奶粉里现黑色小虫 坚称质量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