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毕凡
当前,两岸都面对在南海和钓鱼岛维权护渔的严峻局势。从民族大义出发,两岸本应联合对外,但台湾马英九当局却瞻前顾后疑虑重重,一再表示不同大陆联手。这说明两岸间政治互信不足。
参考国际经验,结合两岸关系的特殊性,我们可尝试先从创新两岸经济合作顶层结构着手,找出一个能打开两岸关系新局面的路子。笔者认为在两岸间建立“中华经济共同体”,是全面持续加深双方经济关系并解开两岸政治关系死结的一条可供选择的出路。
建立“中华经济共同体”,首先应把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名为“两岸自由贸易区”。长期以来,有一种大误解是以为正式的自由贸易区必须是两个或多个主权国家之间的协议。其实从《关贸总协定》延续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条文规定,自由贸易区是各个独立关税区之间的一种经济贸易合作架构。因此,其成员的正式称呼是“缔约方”(contracting parties)而不是“缔约国”。两岸自贸区的缔约方可称之为“中国大陆地区”和“中华台湾地区”。接着就可径直着手建立“中华经济共同体”。台湾可以在“中华经济共同体(台湾地区)”的名义下,在其他国家或国际经济性机构派驻代表处以及参加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这样台湾可以获得很大国际活动空间。
两岸“中华经济共同体”可以很方便地成为两岸官方各层级领导人对经济、政治以及安全议题进行协商的一个大平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开始仅限于经贸问题的协商,但在有了“首脑会议”之后,有关政治甚至安全问题就相继开谈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借鉴?两岸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商议如何联手在南海和钓鱼岛维权护渔。
两岸关系目前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但也存在复杂性和难度。笔者认为在台湾方面已存在接受这种经济共同体顶层设计的一定基础。早在2001年萧万长先生就成立了“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当时,连民进党包括陈水扁在内的一些要员都曾表示祝贺。当然他们要的是“一边一国”的“共同体”。需要强调的是,经济共同体成员的定位可以是自贸区的“缔约方”而不一定非是主权国家不可。可以预期,“中华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必会为台湾带来巨大经济、政治以及安全方面的好处。▲(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