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逸
29岁的美国人斯诺登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互联网信息进行监控的“棱镜”项目,引发轩然大波。就目前已经提供的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如果互联网空间被一国把持,最终受伤的将是遍布全球每个国家的互联网用户。
穿过“棱镜”之后被折射的普世价值,至少被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国家安全、互联网与媒体。首先,国家安全构成美国倡导的普世价值的明确边界,言论自由和互联网自由不得损害美国政府所认定的国家安全。这是一个在西方倡导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互联网自由时被无意或有意无视的区域。但这个区域,即使在美国,也构成一个明确的边界。从此前西方的研究成果来看,一旦纳入国家安全,意味着可以因此少受,乃至免受法律的制约。
其次,“棱镜”明确告诉人们,美国试图掌控整个互联网范围内传输的海量信息。在斯诺登爆料前后,有新闻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在犹他州建立了一个数据中心,数据存储能力大概是5ZB。它相当于全世界海滩上沙子数量总和的5倍!如果国家安全局不是以网络上流动的元数据作为监控和存储对象的话,犹他州数据中心的存储能力未免有些太过超前,乃至浪费公帑的嫌疑了。
第三,“棱镜”项目之后,美国主流媒体再次用自己的行动明确表明主流媒体是美国国家利益的看门狗。第一次表现可以参考谷歌公司威胁撤离中国内地与维基解密网站披露美军伊拉克杀人录像和内部档案的对比;第二次表现可参考“阿拉伯之春”相关新闻与伦敦暴乱、占领华尔街的对比;第三次表现则是有关中美网络安全议题及“棱镜”项目曝光后的对比。毫不犹豫地将“叛国者”、“刑事犯罪”、“可能与中国有关”等帽子扣到斯诺登头上,是媒体帮着政府“贼喊捉贼”。
“棱镜”项目到现在为止被爆出来的料并不新鲜,绝大多数只是验证了人们一直以来的猜测,和美国解密档案中已经披露过的内容。美国情报系统一直以来用各种方式监控网络空间的信息流动,不惜以公民个人隐私受到潜在或者实际威胁为代价,确保和实现美国的国家安全。人们吃惊的是,大力宣传和推动普世价值的美国政府,可以如此坦然以及心安理得地奉行双重标准,并具备如此大的野心以及实践这种野心的能力——掌控整个网络空间的信息流动。这当然会引发不安,尤其是,如果人们再回想起希拉里时代放出的豪言壮语:脸谱、推特和Youtube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
对全球网络空间的发展,这是巨大的威胁。因为全球网络空间的平稳发展不允许整个网络空间成为任何单一国家彻底掌控的外交政策工具。互联网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快速发展,源自于网络技术政治中立的特性。正是由于这个特性,全球广大用户才会积极使用它。一旦把互联网当成政治工具,必将摧毁保障互联网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即民众心理基础;同时将加深主权国家面临的安全困境,使每个国家都强化在互联网空间的安全防范,加强互联网军事化行为,最终真正受伤的将是从互联网获取便利的普通民众,包括美国民众。保证互联网空间的稳定有序应是负责任大国的重要职能。▲(作者是复旦大学政治学系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