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钺
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我们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中国人的本质是善良的,愿意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发展和保持友好关系,共同繁荣发展,共建和谐世界。但美好的愿望往往受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其中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对人们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
就中美关系来说,在国内非常流行的观点是,由于两国经济关系极为紧密——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美国的经济发展与中国密不可分,而中国同样离不开美国——因此虽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但总体来说,中美关系再糟也糟不到哪里去。我们当然希望与美国的关系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维护,但同时也要注意,美国的部分学者并不认为紧密的经济关系——他们称之为相互依赖的关系——能够包打天下。
美方学者的这个观点与中国国内许多人的观点并不相同,值得关注。他们认为,中美经济关系即使再紧密,也还是有可能由于别的原因而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就算没有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那也不完全是因为经济原因,而是因为美国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利益。在与美国学者的接触当中,我多次听有人说到,经济虽然重要,但不足以最终决定政治和外交的战略走向。如果仅仅因为经济关系紧密就不会闹翻,那么当初就不会有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会有发生在西方历史上的多次战争。那时西方交战国之间的贸易紧密程度并不比现在低,但它们之间依然爆发了战争。
其实这个观点在尼克松的著作《1999:不战而胜》里早有论述,只不过可能以前我们没太注意美国学者的此类看法,而只是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和经历上,用善良的愿望来推断别国,正所谓以己度人。用自己的立场和经历来分析拥有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经历的国家,可能不太容易得出比较接近现实的结论。这是东西方文化差别使然,更是东西方思维方式迥异的结果。
例如,一谈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通常想到的是中国的重新崛起会伴随着和平,不会因强大而欺压别国。但西方人听到这个概念时,大多会认为一个新兴强国的崛起一定会带来与其他强国的冲突和战争。这与西方自公元5世纪至二战几乎延绵不断的国家间的战争历史有关,这种传统使西方人对强国兴起的看法与我们非常不同。
中美关系紧密友好发展是我们所乐见的,也是希望大力促成的,因此中国才提出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希望避免西方国家在历史上一再陷入的冲突怪圈。有鉴于此,不仅我们自己要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思维,同样西方国家也应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思维。虽然改革开放至今已30多年,但我们对西方的了解才刚刚开始,中国文明的对外传播也才刚刚开始。▲(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信息资料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