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顺:新媒体不会取代传统媒体

2013年06月27日07:19  环球时报

  周建顺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越来越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出现,而人们对电子信息的依赖程度也与日俱增。新媒体的冲击,使传统媒体面临非常困难的时刻。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们要正视科技革命改变并提升了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信息采集的模式,但新媒体的高速发展绝不会、也不能取代传统媒体。

  20世纪末,新媒体得到高速发展,互联网、移动网、微博、微信以及电子商务等层出不穷,今天已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是计算机的联结,更是人脑的串通,把大脑联网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1998年,联合国正式将互联网确认为具有世界性信息传播功能的大众媒体,并赋予其“第四媒体”的称号。随着以移动网为代表的“第五传媒”的出现,微博、微信以“自媒体”的身份涉及民生、社会、经济甚至其他多重领域,且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参与。

  有学者说,新媒体实现了传播的革命,不仅在于信息接收方式的改变,更在于信息传递者和接受者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形态的根本改变。新媒体在改变并形成传播业新的“丛林法则”。我们确实要正视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快捷、海量的优势,要感谢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进步。但作为媒体人,我并不赞同唱衰包括电视在内传统媒体的观点。

  1925年电视机诞生,迅速改变了世界的信息传播方式,到现在仍然吸引地球上几十亿观众的眼睛;而自1660年世界上第一份日报的发行至今已有353年,目前仍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森林中有伟岸的大树,也有茂密的灌木,有轻柔的藤蔓,也有葱郁的草地,相互依存,互惠互利,构成和谐的生态链,森林才谓之森林。

  当下,海量的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包围着我们,甚至连我们呼吸的空气中都充斥着信息。我们渴望信息,又惧怕信息: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就如同雾霾的空气中充斥着有害颗粒一样,呼吸空气的同时,有害颗粒也在损害我们的健康。空气净化的物理原理是——过滤。传统媒体对信息的采集和传播经过了专业的媒体工作者对信息的采集、筛选、甄别、核实、编辑、审查。与新媒体相比,其缺陷是时效性较慢,信息量有限。新媒体则是“公民记者”的实时采集,实时传播,速度快量又大。缺陷是真假混淆,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扰乱视听。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罢,都仅仅是一个载体,一个工具,而媒体人是有思想、有责任的,以其专业的操守,运用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新载体,服务于受众是媒体最大的理想和使命。▲(作者是香港亚洲联合卫视行政主席兼总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四名中国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遇害
  • 体育温网费德勒落败创10年最差 莎娃阿扎出局
  • 娱乐朱丹神秘男友首曝光 两人当街激吻(图)
  • 财经口子窖等酒企被曝用原浆酒勾兑年份酒
  • 科技国内手机短信是否安全:运营商三缄其口
  • 博客巴遇袭者逃生始末:撂倒枪手光脚跳崖
  • 读书火烧圆明园:谁给英法联军带的路
  • 教育人大女神走红被指抢生源(图) 高考状元
  • 育儿幼儿园模拟诱拐9成孩子被骗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