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丹:网络反腐的落脚点应在现实中

2013年06月27日12:16  南方日报

  洪 丹    

  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这也是该系列年度报告的第四部。该蓝皮书显示,2010—2012年,反腐案件首次曝光于新媒体的合计156件,是传统媒体的两倍。不论是从相对数还是从绝对数上讲,新媒体都是主要的反腐倡廉事件的首次曝光媒介类型。

  恐怕无人会否认网络在反腐中的赫赫威力。网络反腐中落马的官员,其最终的“倒掉”几乎都始于一个与其违纪行为并不直接相干的“引子”。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因为其在灾祸现场的一个疑似“微笑”的照片,被查出在任职期间严重违纪并涉嫌犯罪。深圳龙岗区街道干部周伟思,始于网友曝出其“坐拥20亿身家”、“拥有80处房产”,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循此查去,发现其涉嫌受贿、行贿。尽管到后来,大家发现杨达才在看守所里同样是“看起来像在微笑”的表情,而周伟思的房产情况迄今亦未查明,但丝毫不妨碍这些官员因为网络的曝光而引发了包括纪委力量在内的广泛监督。如今许多官员更是十分害怕自己的面孔出现在网络上,一个不留心,不知道触发了哪门子“引子”而毁掉了自己的前程。

  但即便官员们再小心防范,也不影响网络反腐一次次获取胜利与人心。口无遮拦,是网络反腐屡战屡胜的重要原因,这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最终让官员的腐败行为公之于众。但口无遮拦,也同样是网络反腐在不同场合都陷入混乱无序的关键弊端。网络在赋予网民言论自由的同时,一些网民却滥用网络言论自由权,或为了赚取眼球,或为了窥探隐私,或出于发泄私愤,发布虚假信息。为了使自己的举报“言之凿凿”,不惜详细罗列与贪腐内容无关的所有个人信息,甚至将被举报人的真实身份和个人信息暴露在亿万网民面前,盗用他人照片佐证自己的观点或主张,使网络反腐没有了底线,容易构成对公民隐私的侵犯。此前,厦门某女大学生的个人写真照片被盗用成雷政富情妇照片被大量转发和“人肉搜索”,对其个人名誉产生了极恶劣的影响。

  有效引导网络反腐的力量,使网络监督与现实监督相对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举报人的信息以及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网民的反腐热情需要理性引导,反腐过程中网络与现实的有效、迅速对接,不仅是民间的意愿,也是监管层应该正视的问题。网络毕竟只是一个技术工具和平台,如果没有现实监督的介入和回应,所谓的监督只能是网络媒体的自说自话,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也就不可能使事件得到有效处置。反腐行为最终需要一个落脚点,毫无疑问,这个点并不是在网络之中,而在现实对接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没有溢美网络力量的必要,却不能忽视其作为重要反腐信息来源的关键作用。能否善用这些信息资源,弥补网络监督的短板,实现网络监督与现实监督的有效对接,成为了无法回避的问题。

(原标题:网络反腐的落脚点应在现实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四名中国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遇害
  • 体育温网费德勒落败创10年最差 莎娃阿扎出局
  • 娱乐曝梦鸽要求律师为李天一做未涉强奸辩护
  • 财经刘志军曾与发改委冲突:高铁标准瞒天过海
  • 科技Windows 8.1公共预览版开放下载
  • 博客巴遇袭者逃生始末:撂倒枪手光脚跳崖
  • 读书缺乏自知:老蒋的半吊子思想解析
  • 教育人大晒女神同济晒汉子抢生源(图) 状元
  • 育儿幼儿园模拟诱拐9成孩子被骗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