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时代》的上映,微博上又掀起“意料之内”的争议,这次争论主要是知名影评人、电影人不满于影片的浮华、空洞及其市场的垄断,甚至掀起如何在电影市场中保护多样性的争论。这也再次印证《小时代》的市场威力和商业价值,让其他电影人不得不拿起反文化垄断的盾牌。而郭敬明及其身经百战的“郭粉”更不忌惮争议,因为争议不仅是影片放映期间吸引眼球的最佳方式,而且他们拥有这个时代足以称霸武林的“撒手锏”,就是“市场万岁,票房万岁”。这种回应策略屡试不爽,即使面对“抄袭门”也无法抵挡郭敬明亮出作家富豪排行榜的“独孤九剑”,只要百万、千万粉丝依然在消费“小四”的书及其旗下的产品,任何批评和质疑都是毛毛雨,都是“So What!”果不其然,坚挺的“郭粉”已经创造了《小时代》上映3天破2亿元的奇观,相信奇迹还会继续下去,尽管不满者有些忌恨地说“烂片也能创造高票房”。
《小时代》的流行除了郭敬明作为文学市场中最有号召力的作家外,还与当下影院观众整体低龄化有关。自2002年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国产电影的消费者就变成以都市青年群体为主。据统计,进入影院的观众,85%是15岁到35岁的人群。与此同时,这些青年群体也是畅销书、热播影视剧、网络游戏、小剧场话剧等主要文化产业类型的消费者。也就是说,这些收入并不丰厚的年轻人(相当一部分还没有工作)是当下中国文化消费的主力军。其实,这也不是中国的特殊现象,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包括电影、流行音乐在内的大众文化,其主要的消费对象就是青年人,以至于青春主题、青年文化成为文化生产的主体类型,就不用说好莱坞大片越来越变成一种奇观性的视觉影像,以及最近几十年,最流行的畅销书就是带有校园文学、儿童文学痕迹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了。
具体到国产电影来说,尽管青年是国产电影市场的核心消费人群,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银幕的是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古装大片,很难看到与青年群体现实生活有关的国产电影,只有都市喜剧片和恐怖片在讲述年轻人的喜怒哀乐。正因为如此,这些中小成本的喜剧片和恐怖片,也成为大片之外少有的可以赚钱的类型片。不过,这种状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几部中小成本的国产电影创造了远远超过进口片的票房成绩,尤其是《西游降魔篇》(票房12.3亿元)、《致终将消逝的青春》(票房7.19亿元)、《中国合伙人》(票房5.37亿元)、《北京遇上西雅图》(票房5.15亿元)等。从这里可以看出,讲述现实、青春题材的影片大获全胜,国产电影总算找准了影院观众的口味和消费年龄。这也为主打“青春牌”的《小时代》以及暑期上映的《青春派》提供了市场基础。
在这些青春片中,《小时代》依然是比较特殊的一部,这不仅在于其改编自已经畅销的同名小说,也不仅在于这部作品的监制来自于有“台湾偶像剧教母”之称的柴智屏,而是郭敬明确实讲述了一个属于他的“小时代”。影片中有一个最成功的时尚杂志《M.E》,其主编宫先生不仅拥有独一无二的掌控力,而且还有久居高处的孤独感,就像“公民凯恩”一样,虽然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却永远无法医治自己童年的创伤。考虑到现实版的郭敬明购买了上海市中心地价最贵的老公寓,而且这间公寓兼工作室与住所于一体,可以看出郭敬明的文化公司与宫先生的企业帝国之间的相似之处。
一方面,郭敬明要成为这个时代最耀眼的成功者。在影片宣传过程中,郭敬明最大的形象就是他是这个时代的成功者,不管是作家、还是企业老总,他的成功看得见、摸得着。这也是很多人从这部电影中所看出的无处不在的赤裸裸的物质主义。当然,这也正是这个时代、尤其是以上海外滩为代表的资本至上的逻辑。
另一方面,郭敬明又要打造一个远离喧嚣的童话王国。正如《小时代》中的人物,就像生活在一个主题公园里一样,每个人如同置身于上海外滩的迪尼斯乐园,一会刮风、一会下雪,时而忧伤、时而欢乐,缺少成人世界的凛冽和残酷。
这就是“小时代”的两面性,正如郭敬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个稚嫩的面庞下有一颗过于老练、成熟的心灵,而这或许也是竞争如此激烈、社会变化如此剧烈的时代,让年轻人变成早熟的产物。
(原标题:“小时代”的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