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财政部回应决算疑问不应成孤例

2013年07月22日02:40  新京报

  ■ 视点

  中央各部门集中公布2012年决算报告后,媒体和公众发现了不少问题。迄今为止,似乎只有财政部一家站出来回应。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决算报告曝出“公车数据对不上”的问题——2011年,财政部有368辆公车,到2012年的报告中,这个数字成了412辆,而其2012年公车购置只花了100.99万元,只更新了4辆公车。对此,财政部新闻办20日回应称,2012年用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412辆,比2011年增加了44辆,主要是因为在2012年,财政部新增加了北京、上海、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中国财税博物馆等4家预算单位,其经费和资产数量等相应纳入了财政部的部门预算、决算的统计范围。

  原来,公车数据对不上,是因为统计范围扩大了,财政部的这一解释很及时,也令人信服。

  此次中央各部门集中公布2012年决算报告后,媒体和公众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了不少问题,包括:许多部门决算超出预算太多;一些部门之间的支出相差很大,最高最低之间可达上千倍;仅有少数部门公布人数,大部分部门缺乏人均福利和开支的数据;以及财政部、气象局公车数据对不上等。迄今为止,似乎只有财政部一家站出来公开回应了舆论的质疑。

  财政部这一积极姿态无疑值得肯定。预决算公开,不应是一锤子买卖,账本的公开,其实只是第一步。公开的账本应当接受公众的检视和评判,倘若民众提出问题,相关部门有责任向公众作出解释说明。

  预决算公开,不是行政部门单方面的工作,它是一种民主过程,民众和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有互动,民众有权质疑,政府部门有义务回答。

  当下,政府预决算公开制度正处于探索阶段,相关部门预算、决算的编制普遍不够细化,民众常常发出看不懂预决算报告的抱怨,所以,政府部门和民众间的互动问答,更显得重要。

  遗憾的是,从地方到中央,预决算公开实施至今,有些部门似乎将预决算公开当成一种应付,把账本挂到网上,就万事大吉了。此后,不管民众的质疑声有多大,总是沉默待之。像财政部这样尊重社会监督,主动进行回应的部门,十分少见。

  “财政部回应公车总数”不应成为孤例,希望更多的部门都能效仿之。此外,国家相关部门不妨在预决算公开制度上增加一个解释说明环节,要求政府部门在账本公开后,积极听取社会意见,召开专门的发布会,详细回应社会的质疑。

  □新京报评论员 于平

(原标题:财政部回应决算疑问不应成孤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目击者:临武城管用秤砣击打死亡瓜农
  • 体育东亚杯-国足1比3落后连追两球3-3日本
  • 娱乐李天一律师:轮奸还是卖淫尚不能定性
  • 财经李克强就任总理4个月后松绑贷款利率
  • 科技铁路总公司:未授权任何网站售火车票
  • 博客冀中星式自残能换来社会进步吗?
  • 读书以死抗争:文革自杀的女名人(组图)
  • 教育14岁小萝莉恋上25岁老师 10年后两人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