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野丰:调整社会结构帮中国经济可持续

2013年07月22日07:18  环球时报

  【日】松野丰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引起全世界关注。这种关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国际上研究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学者考察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会对中国政治和社会体制产生何种影响,并对中国的国家体制是已经面临经济发展极限,还是成为世界一种新模式的理论根据进行探究。

  而像在中国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笔者这类学者,对于上述研究并不很关心。在商务人士眼中,中国今后能否持续发展,或者简单地说在华相关业务能否有赚钱的机会是最大的关注点。中国国内存在社会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但即使如此,中国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我认为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中国最紧迫的课题。

  中国经济不能仅靠宏观政策

  GDP增长率这一理论实际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实质内容。笔者认为,中国要保持持续增长,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二、经济结构向内向型经济转变;三、构筑节能型社会;四、提高产业附加值。

  在宏观经济政策这一点上,中国政府现在做得很好:关注物价和就业情况的同时,通过出台金融政策来控制市场流动性和汇率,就连造成很大社会问题的房地产市场也能通过半强制性政策来防止失控。有着成熟市场经济的日美欧等国政府仍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吃了不少苦头,如此看来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很实际而且积极的。

  然而,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算成熟。现在中国已经是经济大国,即使现阶段能够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不能仅靠宏观经济政策来维持。理由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对于上述的二三四问题,某种程度上在社会中能够自行解决。

  社会结构问题阻碍转型

  举个例子,日本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被称为贸易强国,但外需实际占GDP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几,并不高。日本是典型的内需主导型国家。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高速发展,中产阶级比例大增,政府通过财政充实社会福利制度。因此,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外需发生剧烈变化之际,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慢下来,但仍保持每年5万亿美元以上的GDP。因此,即使日本经济负增长、首相换代频繁,也没有动摇日本经济的稳步发展。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结构都是内需主导型。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却没有形成自主内需型经济,是因为社会结构有问题。

  中国当局为实现经济结构向内需型经济转变,大力推行“城市化”。发达国家所使用的城市化标准是指人口集聚和地区开发所带来的“结果标准”。与之不同的是,中国是以扩大内需、缩小社会差距、振兴服务业等为目标而实施的“政策目标”。这就导致中国的城市化是带有政府意图的,具有很大的副作用,导致各地区胡乱开发和房地产价格暴涨,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长此以往,中国很难实现扩大内需和振兴服务业的目标。

  对外投资未能增强竞争力

  再来聊一聊构筑节能型社会的问题。中国在最新的“五年规划”中设定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减少的硬性目标,并坚定地实践至今。而伴随着削减能源消耗量,需要有高端的节能技术,这就使政策目标的实现越来越难。今后的关键是企业行动起来和国民提高意识。如果说工厂的节能设备还能勉强实现近代化,那么如果要求企业致力于节能环保,就必须完善能够反映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市场环境。而全民节能环保就必须要提高每一位国民的环境意识。中国虽然推行强力政策,但是企业和个人的节能意识仍然不高。

  提高产业附加值是从很久以前的“五年规划”中就提出并作为目标的政策,即所谓的通过自主创新政策进行巨额的研究开发投资,每项技术都向上提高一个水平。这也造就了具有产品竞争力的产业和技术。但从整体来看,中国产品的附加值不能算是得到提高。而实际上产品的附加值中,国际供应链的构筑战略是关键。没有实务经验的政府不能制定这种战略,企业必须自主制定。

  近些年,外资对中国投资额停滞不前。虽说表面看总额没有减少,但除去房地产投资额,来自日美欧等国家的新增投资额在减少。这有可能对中国产业发展和提高附加值的目标产生很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比起跨越国境的投资行为,各国都更倾向于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近些年,中国的对外投资在不断增长,其中大部分都是为获得资源和技术的投资以及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对外投资本来是应该以通过化解贸易摩擦和推行企业国际化来增强竞争力为目标而进行的,而中国却没有达成这种效果。

  低增长也要能保持稳定

  我也不是在说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有多么优秀,而是想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在实现扩大内需、节能以及提高产业附加值的目标过程中,并没有依赖政府的政策,而是靠企业和社会自主实现。中国是经济大国,拥有充裕的财政资金,却没有形成自主实现经济结构转变的社会结构,那是因为政府对于所有产业的过度参与。

  纵观当今局势,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学者不能只看GDP增长率和宏观经济数据。中国经济的课题其实就是中国的社会问题。在政府制定所有的规划并通过实行强力政策来运营经济方面,今天的中国已经规模过大。

  对于现在的中国,比起维持经济增长率,更为重要的是改善社会结构。必须成为GDP增长率即使是2%,社会也能保持稳定的经济体。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大规模崩溃。但是,以这种体制发展下去的话,就很有可能落入“中等国家陷阱”。▲(作者是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理事、副主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目击者:临武城管用秤砣击打死亡瓜农
  • 体育东亚杯-国足1比3落后连追两球3-3日本
  • 娱乐李天一律师:轮奸还是卖淫尚不能定性
  • 财经李克强就任总理4个月后松绑贷款利率
  • 科技铁路总公司:未授权任何网站售火车票
  • 博客冀中星式自残能换来社会进步吗?
  • 读书以死抗争:文革自杀的女名人(组图)
  • 教育14岁小萝莉恋上25岁老师 10年后两人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