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英
摩西是古代犹太民族的英雄。圣经《旧约》中记载,他率领以色列人逃离受奴役地埃及,历尽艰辛返回故地迦南。但民众们在路上遇到困难后开始抱怨缺吃少喝,反悔退缩。作为坚定的回归者,摩西是少数派。他不得不借助上帝的权威乃至种种惩罚手段,迫使民众往前走。如果按照选票政治的做法,靠一人一票决定民族的去向,结果可想而知。世界历史将改写:没有犹太文明,没有后来的基督教,更不会有今天的以色列国。
这个故事自然会引发一个疑问:选票的结果一定体现真实民意吗?以色列民众内心想法自然是回故地建立自己的国家,而非留在埃及继续为奴。他们在路上不时闹着要回埃及,不过是因为人性的怠惰、畏难或为眼前利益所惑。这些只是民意的假象。
看看今天的埃及,正在进行另一场艰难的“迁徙”——制度和思想的“迁徙”。但令外界看不明白的是,迁徙的方向在哪里?谁又是他们的“摩西”?虽然可以相信决定已深藏于人民心中,但他们用选票政治决定未来,似乎已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动荡曲折不可怕,可怕的是方向不明。党派、意识形态之争和权力斗争交织在一起,国家在选票和街头之间徘徊。激情中民意的假象和分裂在冲高,而普遍的理性民意无从呈现。这种理性民意恰是对方向和道路的正确认知。并非说选票一定不能呈现理性民意,而是说,当一个国家在面临前途和道路的重大抉择时刻,人们多因为回避眼前困难,不愿付出必要的代价,易为非理性情境和眼前利益所左右。这种倾向势必反映在选票中。真正的理性民意是和勇气相联结的。
对理性民意的认知,中国三千多年前商代君王盘庚有独到判断。彼时,商人也面临迁徙难题。盘庚决定将都城迁至黄河南岸的殷,以摆脱水患困扰,结果他同摩西一样成了少数派。带头反对的是世家大族,他们贪恋原有的财富和利益,在百姓中散布流言,使大家纷纷抱怨迁都不便。盘庚为申明迁都之利和不迁之害,分别向官贵和庶民发布告谕,申斥显贵们贪图眼前利益,不顾现实危害,对民众不负责任;同时向百姓解释,迁都是为了大家的长远利益,“丕从厥志”,即这正是在顺从众人的意志。苏东坡认为,心中有,口中却未必表达,这才是民意的真相。最终盘庚迁都,进而使殷商走向复兴。显然,盘庚这种沟通过程恰是对理性民意的启发。
选票政治或可在一定程度展现民意,但其受条件和情境的限制也显而易见,常常会歪曲民意的本初。民主制度不该止步于选票政治,而应着眼于追寻理性民意进行创新。有志于变革的国家都负有相关使命。惟如此,方不至于被西方教条裹挟而自断前途。▲(作者是西北政法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