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针对有网友称北京癌症发病率惊人一事作出回应。引发热议的微博博主称自己1977级30余名留京同学中8人患癌症,而赴美就业的20余人无一癌症。对此,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表示,美国癌症发病率总体达到500/10万,老年组甚至还高于北京,“北京癌症发病率达到25%的说法并不是事实。”(综合媒体近日报道)
上述微博分别列出了患癌者所住医院,又有鲜明对比,触动了很多人对环境污染的焦虑感和对癌症高发的恐惧感,不少人都因此表达了对北京环境恶化的深深担忧。如果微博所述为事实,确实应该引起流行病专家的密切关注。不过据此推断北京的癌症发病率,是典型的逻辑谬误,显然不能根据“30余名留京同学中8人患癌症”的个案得出“北京癌症发病率达25%”的结论。
诸种逻辑谬误中一种常出现的谬误叫“个案统计”或“小众统计”,也就是仅仅根据个案而推出一个结论。说吸烟会更易致癌,你说,我父亲吸了一辈子的烟也没有得癌症,由此判断吸烟不会致癌。这就是典型的“小众统计”,不要说“父亲吸了一辈子烟没得癌”不能成为“吸烟不会致癌”的论据,即使“我身边的朋友吸烟都没得癌症”也不能推出同样的结论。因为这样的统计依据的是个案或小众,而“吸烟会不会致癌”的判断得依据科学的取样和统计,在多大范围内取样、如何取样、如何计算,都须遵守统计学规范,不是随意问几个人或随便根据个人经验就能给出一个统计结论的。
不过,官方对“30余名留京同学中8人患癌症,而赴美就业的20余人无一癌症”的分析并没有赢得公众理解,专家解释称:美国癌症发病率总体达到500/10万,老年组甚至还高于北京。很多人凭本能就称这根本不可能,我们的环境污染这么严重,城市空气这么脏,食品这么不安全,社会压力这么大,又是地沟油,又是添加剂,癌症发病率怎么可能不高呢?美国的老年癌症发病率怎么可能高于北京呢?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数据不可信,都称自己身边人得癌症的越来越多。
当科学统计的数据与人们的想像不一样时,人们常常会去质疑科学数据。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可理性的公众应克制这种对想像的依赖和惰性,应学会科学地思维并接受不符合自己想像的结果,应尊重科学统计的结果和有证据支撑的事实。
癌症的发病率是一个科学问题,不能根据个人感觉去做判断。一方面,我们可能感觉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媒体整天报道各种食品安全丑闻,也感觉身边得癌症的人似乎比以前多了。但这些只是“感觉”,对癌症这种“不治之症”的恐惧和对环境污染之类坏消息的焦虑,可能会放大这种“感觉”。不同的人感觉会不一样,不同情境和情绪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比如媒体刚报道了一个名人患癌、一个名人因癌去世的消息后,在“信息可得性”的幻觉下,这时人们更会悲观地认为癌症发病率很高。
人们的感觉往往会单一地夸大某一因素,而癌症发病率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环境污染和问题食品当然会提高其发病率,但医疗条件和卫生环境的改善、健康饮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普及等,也会降低其发病率,所以统计癌症发病率是一个很专业很复杂的事,不能想当然。
看待很多社会问题都需要这种理性,要警惕“小众统计”,要克制那种对自身感觉的致命自负和傲慢自闭,要意识到自己的感觉很多时候不一定正确,保持一种随时可以被科学和事实说服、以事实修正自己感觉的准备。我们感觉政府常常说谎,感觉官方常常会掩盖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可当官方给出了确凿证据并公布了事实后,就该放弃那种“官方说什么都不对”的感觉,从而接受事实。
有些人总感觉中国什么都比美国差,但事实上中国也有很多比美国强的地方;有些人总感觉读大学越来越没用了,但事实上是不读大学更不行,“读书无用论”只是一种情绪;有些人总感觉现代社会越不越不安全了,整天看到的全是坏消息,其实社会并没有变糟糕,这只是自己选择性接受信息的结果,或者是因为信息开放让坏消息变得越来越明显。
要学会接受不符合自己想像的结果,更要对符合自己想像的结果保持某种怀疑,我们常习惯于将想像当作现实,根据想像的碎片去拼凑事实,而不是用调查和证据去还原事实。
(原标题:学会接受不符合自己想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