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效当年入围WTO,重新踏上“开放促改革”之路,成为中央政府的选项。唯有如此,自贸区所需的“自由度”,方能最大限度地“变现”。
各界翘首以盼的上海自贸区,终于临近落地时刻。昨天,从上海市政府传出消息,上海自贸区将于9月29日正式挂牌。随即,自贸区概念股外高桥(600648)以涨停的方式,对这一重大改革措施做出了回应。
新一届政府上任不过半年,就快马加鞭“催生”上海自贸区,与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内外两层压力直接相关。
依靠低成本竞争优势,入局WTO的12年间,MadeinChina遍布全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但是,人力、土地、资源、环境等成本也在飞速上涨,彼时不过1000美元的人均GDP,今年有望接近7000美元,低成本竞争优势已是历史。
在这一背景下,提升人力资本,加强创新能力,本该是宏观政策的不二选项。
再看大洋彼岸的美国,虽说一直在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其资金更多流向了创新活力足、成长性强、回报率高的新兴产业,舍“短”取“长”。创新活力十足的新兴产业,比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矿采技术、社交网络等领域,高度依赖高效、透明、平等的投资准入体系,换言之,可贸易的服务正在取代可贸易的货物的主体地位。
近两三年,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不断拓展,亚太国家纷纷入局。如果说在加入WTO的12年间,中国连续夺魁,卫冕冠军突然发现,从下一届开始,比赛的规则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投资规则取代了贸易规则。在这方面,美国人更为擅长。
“老二”的困局因此凸显。后退一步,已难觅低成本竞争捷径。前进一步,入围TPP,则意味着接受投资平等的准则,给予民资、外资与国资相同的平等地位。更进一步,则是政府的有形之手要让位于市场这一无形之手,由市场主导而非政府主导资源配置,尽可能减少资源错配带来的种种扭曲。
问题是,原有投资审批体制所带来的资源错配,已经培育了例如超级国企这类的特殊集团。一如李克强总理所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已经意识到,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方能维系这一庞大经济体的健康运转。仿效当年入围WTO,重新踏上“开放促改革”之路,成为中央政府的选项。
唯有如此,自贸区所需的“自由度”,方能最大限度地“变现”,通过简化管理尤其是行政审批,使区内注册企业享受贸易自由、人员进出自由、货物进出自由、服务进出自由、货币流通自由、货物存储自由。而这六大自由触动的不仅仅是利益,还有宏观层面的短期阵痛,这就需要走对后面的每一步。
相关报道见今天A07版
本报特约评论员杨中旭
(原标题:上海自贸区挂牌日开放促改革上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