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于泽:什邡重启停建项目,先弄清教训是啥

2013年09月26日02:39  新京报

  ■ 议论风生

  当地政府当务之急,就是摒弃单向决策,尊重民众的环境监督权与参与权。

  日前,四川什邡市从市领导到村干部全体动员,正在走村串户宣讲钼铜项目的安全性,及其对什邡经济发展、人民福祉的好处,重启项目的意味明显。(9月25日新华社)

  重启被搁置的项目未必有错,但它马上使当地政府陷入自食其言的困境。去年上半年,当地在未征求民意的情况下贸然开工钼铜项目,引发“7·2”群众聚集事件,嗣后当地主要负责人宣布“永久性停建”钼铜项目。一年过去,当初的话难道又不算数了?

  对于自食其言,他们准备通过宣讲,达到“解释沟通”的目的。而按照当地官员的说法,要通过对“7·2”事件的反思,“得出一个经验”,即“尊重民意、走群众路线”。

  但“7·2”事件的教训是什么呢?不尊重民意,自然是一个教训,它直接导致民意反弹。但这只是教训的表层。在表层之下,是教训的核心部分:在权利意识增强、环境敏感的当下,政府对民众参与的吸纳不够,导致缺乏公信力、号召力。“什邡事件”也表明,当地政府在环境决策上,轻易地绕开了民意,最终难免会不被信服。

  而今,什邡市政府要想取信于民,就必须尊重百姓的环境权益,在对等磋商的基础上,努力与民意达成共识。在此之前,钼铜项目之所以遭抵制,原因就在于,当地民众对其安全性、现实风险存在担忧。若当地政府不拿出科学论证与翔实说明,恐怕很难消弭公众的环境焦虑。

  其实钼铜项目上与不上在两可之间:说可不上,是因为冶金化工污染环境是必然的,发达国家就不上此类项目;说可上,乃因其污染可控。如果政府能问计于民,告知其利弊,以讲理态度与民众对话,并欢迎监督、接受挑刺,显然比打包票要靠谱得多。

  对当地民众而言,有了沟通的渠道,不妨寻求理性的表达路径:如推荐人选,成立环境监督委员会,对政府的环境作为进行监督,让民意贯彻到环境决策中去。

  要想重启什邡钼铜项目,当地政府当务之急,就是摒弃单向决策,只盯着项目的经济效益,看不到投资风险,忽视环境效应。也只有吸纳民意,让民众参与进来,才能消除他们在钼铜项目上的隐忧与焦虑。

  □杨于泽(媒体人)

(原标题:什邡重启停建项目,先弄清教训是啥)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沈阳刺死城管小贩夏俊峰今天被执行死刑
  • 体育亚冠-孔卡传射穆里奇两球恒大4-1 视频
  • 娱乐李某某案26日宣判 专家预测刑期8年左右
  • 财经达能医疗子公司被曝行贿百位北京医生
  • 科技iPhone 5s/5c成本均不到200美元
  • 博客中国周刊:小贩夏俊峰之妻(图)
  • 读书延安整风:周恩来被批成党内最危险的人
  • 教育院士旧照走红被封学霸版吴彦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