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陆文江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这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出于公心、敢于担当的决心与作为。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全程参加和指导了省委领导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班子成员人人作对照检查,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提批评意见。
央视的《焦点访谈》节目呈现了河北省委这次民主生活会的过程和细节。省长批评省委书记政绩观有偏差,副省长批评省长听汇报不耐烦,领导干部自曝去年三公预算2.5亿决算6.6亿、春晚请大腕花了330万等问题……从这些并不多见的场景中,人们看到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真刀真枪”,把话放到桌面上来讲,敢揭短、真亮丑、动真格,营造了一种平等交流、诚恳交心的民主氛围。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然而,一些干部经历多了,职务升了,做官久了,作风上的要求松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利器”也“刀枪入库”了。一直以来,在不少地方,存在着拒斥批评、粉饰太平的不良风气。
一方面,有些领导干部霸道主义盛行,老虎屁股摸不得,一听到批评和不同意见就“跳”,有的尽管表面“虚心”接受,过后却要给人穿小鞋、“算账报仇”,久而久之,万马齐喑,形成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一言堂”。
另一方面,一些干部中好人主义泛滥,对自己的问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淡妆浓抹总相宜”,对别人则是“多栽花,少挑刺”,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自我批评放空炮,结果,批评的力道没了,反而变成了自我表扬、相互吹捧、溜须拍马的机会,这种做法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把一些部门的政治生活搅得乌烟瘴气。
批评开展不起来,实话真话说不出来,一个重要症结还在于思想作风不正、存在“四风”影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这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出于公心、敢于担当的决心与作为。一些干部私心杂念太重,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怕没面子。思前想后、畏首畏尾,难免奉行明哲保身的哲学,打起了“太极拳”,唱出了“都好歌”,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却“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讲,会后乱讲”,产生了种种恶劣影响。
对各级干部来说,都应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防身治病的武器,营造闻过则喜、知而能改的良好政治风气,为作风上除弊、工作上纠偏、决策上纠错创造有利环境,这才能治病健体,树立好形象,赢得公众的支持和信任。
(原标题:用批评良药净化政治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