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此时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备受瞩目。
在对外贸易方面,前三季度的数据还算理想。据海关统计,2013年前9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7%。不过,就9月单月而言,情况却不甚乐观。9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3%。其中,出口下降却0.3%。由此说明,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受到的外在约束越来越大,甚至超过外贸发展本身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如何为对外贸易发展继续“加料”值得关注。
自从欧债危机以来,中国外贸承受的压力随之增加。2013年,虽然前4个月外贸形势看起来不错,实际却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与“香港一日游”有关的套利虚假成分。笔者认为,对外贸易统计宁可数字不好看,也不可注水。自5月初外管局发文规范对外贸易外汇核销行为后,虚假成分对贸易增长的“贡献”被清除不少,随后两月的外贸增长也因此明显减速。不过,随着进一步促进外贸的“国六条”在6月底登场亮相,7、8月的外贸业绩又变得“好看”起来,紧接着9月的数据再次回落。不难看出,今年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既没有形成持续性上涨趋势,也没有形成持续性下降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无序特征。
为何9月出口贸易出现令人意外的负增长?其中固然有一定的技术因素。去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年底前取消海关的某些收费,很多积压的出口能量集中释放,导致基数较高。不过,这其中包含更多不可控的外生因素左右着短期外贸形势。
首先,汇率因素难以完全控制。对外贸易既要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又要防范贬值冲击。现如今,美国量化宽松退出与否不明朗,这好比“楼上的另一只靴子”,导致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相当大,稳定人民币汇率也并不容易。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会给外贸企业造成很大压力。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像印度、印尼等国家出现的本币大幅度贬值现象,这个时候有关方面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稳定人民币汇率,因而也很难让人民币大幅贬值预期增强。
其次,政策支持也是很难把握的外生因素。近年来,只要出口大幅度下降或持续下降,有关部门一般会出台政策扶持。但近年来却很少像五年前连续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那样,出台“真金白银”式的政策以大力支持。国际金融危机过后,不可能过多指望出口退税,能看到适当调整就已经很知足了。
再次,尽管美国经济出现好转迹象,但很难说还能像以往那样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多机遇。况且,美国经济中仍有诸多尚未引爆的“地雷”,近期爆发的美债危机第二季就是其中一颗。
总之,面对各种外生要素给对外贸易带来的无奈,仅靠现有政策红利与要素红利是无法取得“突围”效果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出台的各种新政策无疑是利好因素,但更多是从立足长远的战略角度来考虑。相比之下,能够切实为当前外贸发展解困的,反倒是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完善上海自贸区等实际举措。
(白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