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公的名言,也可以说是他给中国社会的遗训。这句话连同“白猫黑猫”论大概是中国人记得最清楚的邓公的话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不是标准的理论论述。它是一句口语,代表的是一种信念。邓公一生见识广博,百折不回,他的这句话堪称是他对经历新中国风雨,以及设计、领导改革的总结性认识。他用这短短几个字改变了中国。
然而记归记得,“发展才是硬道理”如今在中国社会上实际能听到的并不太多了,它尤其被互联网舆论场几乎“屏蔽”了。“公平”取代“发展”成为当下中国舆论场上的主导性词汇,“发展”倒是没有沦落到被批判的地步,但它往往被加上一长串的限定语,而且GDP等与发展挂钩较紧的词汇在舆论场上变得很臭。
时代在变,中国从人均几百美元的穷国一跃上升为人均6000多美元,经济有了些底子,至少不挨饿了。经济基础的变化总是会带来意识形态的变化,这个道理相当准确。
对公平的追求又像急风暴雨一样开始冲刷中国。在民粹主义有着很强根基的中国社会里,公平口号的号召力无与伦比,并有着极强的道德威慑力。中国舆论场上如今的“左派”和“右派”都高举公平大旗,政府、大型国企等则被说成背离公平的代表。
现在有一些大企业主从未听说有在企业内部提高劳工工资和福利的善举,自己身家亿万,但也成为舆论场上高呼公平的风云人物,这的确非常有趣。
中国社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分配不公,是绝对公平主义迅速重新抬头的根本原因。对公平的理想主义愿望永远蕴藏在民间,它会不断转化成舆论,对国家政治构成持久压力。建设公平的确是现代人类社会的“规定性”目标之一,它不是国家可有可无的“自选动作”。
然而我们这个曾把公平作为“头号政治”的国家,对公平的认识应当逐渐趋于成熟和理性。我们应当看到,公平不是“只要下决心”就能有的,不是单靠路线和政策就能实现的。我们尤其不能信有些人嘴里蹦出的“公平”口号,不能被忽悠。
中国曾经很“公平”过,现在的年轻人不太清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有中国人差不多住同样的小房子,挣差别不大的工资,甚至穿同样的衣服,留同样的发型。改革开放就是从打破平均,搞绩效工资,对“投机倒把”睁一眼闭一眼开始的。那时中国公开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中国人当时对使他们受了穷的平均主义真是恨透了。
斗转星移,中国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发展速度,如果单说效率,资本主义要反过来羡慕我们了。但公平出现了缺失,中国的发展失去了平衡,今天对公平的特殊强调,应当是我们前进中的回调。
然而,回调不能是对我们曾经有过教训的重蹈。我们需要知道,理想的公平只存在于理想中,现实的公平只能与社会的发展不断相互穿梭。“发展才是硬道理”应继续是中国社会的座右铭,没有发展的丰厚支撑,对公平的追求就像要从一条毛巾里使劲拧出最后一滴水。
全民免费医疗需要大量财力,养老金并轨同样需要巨额财力,因为并轨的过程是要尽量让低的向高的并轨,而不是反过来。中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渐走向“富公平”,而不能骤然退回到“穷公平”。中国上世纪50年代末曾经有过公平到连吃饭都不花钱的大食堂,但“没几天”就给吃垮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定要牢记,除了官方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纲领性论述,这句话应受到中国社会的特殊尊重。它应超越所有意识形态争论,成为衡量各种学说、主张是否真正有益于人民和国家的一把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