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中美首次就全球问题一锤定音

2014年11月13日00:27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中美第一次就全球问题“一锤定音”

  中美双方12日在北京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美国首次提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刷新美国之前承诺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17%。中方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这一协议迅速引起全球反响,它的实质是中美把过去5年5次全球气候大会没有达成的协议谈成了。它是人类治理温室气体排放的里程碑,中美能联手做成这件事,也将对两国驾驭复杂关系、实现正向突破形成鼓舞。

  中美是全球两个最大碳排放国,总碳排放量占全球42%。两国作为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在减排方面各有一本难念的经。两国在这当中都有巨大实际利益,本是相互较劲的关系。两国能签下这个协议,不到见了真文,没有人敢说是板上钉钉的东西。

  12日的联合声明表明,中美对盘根错节利益之争的处理能力在上升。虽然气候问题不像安全和政治问题那样尖锐,但达成如此高难度的协议,也是对中美合作解决问题诚意和两个体系磨合能力的一次检阅。

  中国承诺碳排放峰值,必将给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堪称严酷的转型压力。一些高能耗高燃煤消耗企业将被加速关停或被高成本逼停,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行业迎来重大利好。这将是中国解决公众关心的雾霾污染的新动力,但也会使解决充分就业和保持地方政府必要财政收入面临考验。

  想想我们将有多少挑战,就知道美国可能面临着什么样的相似局面。中国人操不着美国的心,但美国愿意以克服它的困难来换取中国的努力,这点很重要。

  这是中美第一次就世界性问题单独达成协议,它让我们隐约感到某种“中美共同领导力”的存在。它也让我们想,中美重大的共同利益或许还有很多,但我们已经根深蒂固的互疑惯性总是让我们对那些共同利益的思考浅尝辄止。双方社会都担心自己太天真,会因让步多了吃亏,甚至掉入陷阱。

  气候协议是中美其他关系进展有限的一种补偿,也会从此成为大国关系的一个示范区。它或许真能刺激更多大胆的思考以及对世界有益的行动尝试。

  就中国来说,欧美发达国家一直强烈呼吁我们减排,我们又何尝不想。但中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人民有追求小康乃至更好生活水平的基本权利,我们必须权衡多重因素,有序前行。中国这样做西方其实也逐渐接受了,这是现实主义的胜利。知识产权等很多领域的中西摩擦也对应了这个规律。

  中国是个积极、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13亿中国人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同时一直在左顾右盼,在意他人的感受,这个超大型社会确有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愿望。相信外界会逐渐积累这样的对华认识。

  我们最后要对国内所有高能耗企业和地方政府说:赶早不赶晚,行动起来吧,这次真的已经没有退路了。▲

文章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排放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南都:泼粪无法厘清“性自由”
  • 环球时报:“万邦来朝”的滑稽比喻是黑中国
  • 广州日报:“强行告白”该不该开除?
  • 今评媒:APEC刚走,山寨新中装2000一套
  • 今评媒:光棍不光棍,关你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