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评
近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文艺圈也卷入了中国反腐运动。尽管,报道存在一些专业性的瑕疵,“文艺腐败”的话题倒是引发了社会热议。
反腐不论什么“圈”
反腐不会止于某些特定的区域领域,腐败可能是具体的权力行为,也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反腐败就一定要无禁区、全覆盖。
其实,文艺圈人员成为调查对象很正常,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反腐波澜所及,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文艺圈的人并无豁免的特权。不仅文艺圈是这样,其他诸如体育圈、教育圈、学术圈……但凡存在贪腐的污泥浊水,则无论是哪一个圈圈儿,都不可能置身调查的圈外,成为腐败的禁区和盲区。
审视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实践可以发现,本届中央的反腐败正在不断打破“禁区”与“惯例”。这一方面体现在反腐的力度上,“老虎”、“苍蝇”一块儿打,大贪小蠹都不放过。尽管有人归纳的中纪委“周五打虎”、“周一拍蝇”未尽准确,但也足以表明反腐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已经退休的高官;无论是行政官员,还是责在监督的纪检官员,有贪必查,有腐必抓。
而从广度看,这一轮反腐败也一样波澜壮阔,几乎涉及了经济社会的全部领域。中枢要员、地方主官、国企高管、军队将领,还有方方面面各色人等,均在监督举报查处的视野之内。
可见,此前的反腐并无界限之分。此前有媒体称,十八大之后两年来,全国落马省部级以上高官达68名,年均落马高官数量为十八大之前的10多倍。公众对高官被查处的高度关注,恰恰说明,现阶段反腐的关键,仍在于解决权力失序与失控的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权力规范运行、阳光运行,就会形成良好的党风、良好的政风,乃至良好的社会风气。相应地,以往附着于权力浑水摸鱼、充当掮客的包括文艺圈在内的各种“圈内人士”,也就失去了依附的基础。
而这,也是一种“治本”。也即,不管是“治官”,还是查处其他权力外溢的领域,其宗旨都是减少权力寻租空间,“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
从长远看,反腐也不会止于某些特定的区域领域,这是因为,腐败可能是具体的权力行为,也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反腐败就一定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惟其如此,才有可能真正收取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功效。 □胡印斌(媒体人)
艺术不能沦为权力的“掮客”
文艺圈腐败,以书画界为甚。一类是官员跨界染指书画圈,搞得乌烟瘴气;另一类是书画家充当腐败急先锋,大搞钱权交易,或攀附官员,借机自抬身价,兜售伪劣作品。
文艺圈也有腐败,这是个公开的秘密。梳理近些年发生的若干典型事例,可发现文艺圈腐败已是泛滥成灾,积重难返。这其中,有些可归因于行业规范缺失,有些在于从业人员道德沦丧,还有些是公权力腐败侵蚀所致。
文艺圈腐败,以书画界为甚。其表现大致来讲有两类:一类是官员跨界染指书画圈,搞得乌烟瘴气;另一类是书画家充当腐败急先锋,大搞钱权交易,或攀附官员,借机自抬身价,兜售伪劣作品。
去年底,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一波的一篇文章,揭开了官员染指艺术圈的盖子。在这篇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文章中,周一波批评某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挤进艺术家协会兼职,利用书画协会职权牟利,虽作品水平低劣却卖得十分红火。周本人就曾是副省级官员,退下来后当选为陕西省书协主席,随后他主动辞去了这一职务。
周一波揭示的这一现象十分普遍,有的省级书协副主席竟达十七八个,其中不乏沽名钓誉的退休官员。官员退下来后到书协、画协担任领导如囊中探物,轻而易举,而担任相关职务,又可为其利用书画作品牟利打掩护。有的官员书法家、画家,一张画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猫腻多多,可说与强取豪夺无异。说白了,有些官员的作品关键不在艺术水平高低,而在于其曾担任职务高低,拥有多少人脉资源可供交换。
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流风所至,书画界又能留下几多净土?业内人士早就指出:书画腐败比教育腐败、医疗腐败要严重得多。不少官员自己不懂艺术,却积极向艺术家靠拢,动辄向艺术家索画、求书法。也有些艺术家乐于与官员眉来眼去,为官员提供腐败的温床。至于艺术家创作弄虚作假,搞假动作、假拍卖,或委身于官员、富豪,靠攀附权贵上位出名,更可谓普遍现象。
此外,文娱圈也是腐败的一大重灾区。文娱圈乱象丛生,其缘由与书画界腐败差不多,都是与权力走得太近。有的导演、演员、明星和主持人,因其知名度而受到官员垂青,经常出入官场私密宴席,或成为权钱交易的掮客,或沦为官员的宠物。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由此可见,文艺圈反腐,重点应落在切断公权力与文艺圈的黑色脐带,遏制公权力随意染指文艺圈,杜绝文艺圈人士走向堕落,沦为官员贪污腐败的白手套。 □魏英杰(媒体人)
(原标题:有多少“文艺腐败”还没被发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