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自私叫“乡愁”

2016年02月13日09:16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每年春节前后,“故乡沦陷”都是舆论场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每逢佳节黑故乡,已渐成惯例。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谁人没有乡愁,但现代知识分子若把乡愁变成对农村人生活方式的指摘,就成了自私与分裂。

  “乡愁”文章表达的主题大概分两类。一类是对农村治理失当的观察与反思,诸如因病致贫、村庄空心化、留守儿童等。这类关怀无疑很有价值,可惜很少转化成决策动力,其原因之一正在于作者们发现问题之后,往往诉诸文化批判,而非公共政策的转变。

  这就涉及“乡愁”文章的另一大主题,那就是对“农村越来越没有农村味”的失望与指责。回乡的知识分子带着被记忆美化过的“传统乡村”印象,对照生活方式越来越与城市趋同的当下农村,发现处处都碍眼。

  “村 里怎么那么多人都买了车呢?还不是虚荣攀比!”“村里人怎么动不动就谈钱呢?我工资多少关你什么事,怎么没人来找我讨论下黑格尔?”“村里盖楼房有什么 用?把我小时候玩耍的小树林都给伐没了。”“农村亲戚邻里之间的关系好现实啊,那些守望相助的美好都哪儿去了?”“农村人过年就知道打牌、喝酒、看电视, 怎么就没点高雅的爱好?”

  说实话,每次回家我也会怀念儿时洗过澡的池塘、撒过尿的树林、点过火的河岸,而今蔬菜大棚遮住了视线,大河小河也早已干涸,小树林更不见了踪影。

  但我没有脸皮说我的故乡在沦陷。因为除了“传统乡村”的美好,我还记着那些不美好。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等村里修上柏油路,我和小伙伴们可以舒服畅快地骑车,不用再忍受土路上的颠簸。所以我可以理解现在农村人对汽车的渴望。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有一种“零食”,是把馒头掰开掏个洞,放点棉油和盐,然后就可以吃了。我还听父母辈说,在以前纯白面的馒头和纯砖的屋子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我知道,当下农村“物质极大丰富”的意义,绝不是一句“物质富裕精神贫瘠”可以概括得了的。

  让我们把视野放长远一点,农村生活近几十年来的改善,除了“包产到户”的最初几年,推动力基本全部来自城市。留守儿童可怜,但他们的父母若不能在城里打工,他们会更可怜。我们县以蔬菜闻名,外销的蔬菜也全部运往城市。

  农村人追赶的目标也是城市。柏油路、手机、有线电视、宽带、自来水、热水器,这些城里人的日用品逐渐变成村里人的日用品。城乡之间的生活方式差异正在稳步缩小,甚至开始同步进化。W iFi和微信在村里的普及,就是可喜的标志。

  当农村人和城里人一起拿起智能手机摇红包,我认为这是城乡平权化进程中的一个伟大节点,而不是应被批判的“物质文明压倒传统伦理”。

  当 下农村最大的问题来自城市化不足或畸形城市化,而不是农村向城市的靠拢。正如我们应该清除歧视性政策,鼓励打工者将妻儿老小接进城而不是强迫他们返乡享受 贫穷的天伦之乐,我们同样应该创造条件让农村人可以自由选择城里的美好事物,而不是让农村人放弃舒适生活,为知识分子的“乡愁”买单。不去农村生活的“乡 愁症”患者,都是耍流氓。 □西坡

责任编辑:黄睿 SN224

文章关键词: 乡愁 返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