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房价为何能够保持长期稳定?

2016年03月22日09:37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杨佩昌专栏

  德国是欧洲最强大的工业国家、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229人,远超欧洲平均水平的71.6, 按理说,应该是一个高房价的国家才对。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德国房价不仅在欧洲,而且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都相当靠后(德国平均房价世界排名第99,英国 84,法国73)。其房价涨幅别说跑赢GDP增长速度,就是连物价涨幅都赶不上。在过去30年间,德国房价平均上涨了60%,但是个人收入却增长了3倍。 1975-2011年,剔除通胀因素,德国实际住房价格累计增长-21.6%,而同时期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的实际房价累计增幅分别为5%、 145%、123%和50%。德国房价除了近几年略有波动外,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其中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这首先和房地产的定位有关。德国房地产被定位为消费市场,而非投资市场,更不是投机市场。换言之,房子是用来居住,而不是用来作为投资的。为了保持这一定位,德国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盖上了防止房价疯涨的玻璃罩。

  第 一个玻璃罩就是高额税收。根据德国法律规定,发生房地产交易,需要缴纳的税费是:不动产购置税为买价的3.5%(柏林和汉堡地区为4.5%);地产公证费 为1%-2%之间,通常是买价的1.5%;土地注册费:买价的0 。5%左右,有些情况下包含在公证地产费之中;房地产中介服务费一般是买价的7%,有的 中介公司稍低。只有当房产是文物,而且维护费用超过房产收益时,才可以提出免税申请。为了限制房地产频繁交易,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若转卖价 等于或低于原购价格,则房主不需要缴纳所得税;以私人名义购置并用于自住的房产,并使用10年以上,则转卖时不需要缴纳增值税;若10年内转卖房产,则须 根据转卖盈利所得缴纳税款,税额根据买主的收入而定。

  第二个玻璃罩是不批大块土地给开发商。事实上政府手里也没有很多大块的储备用 地,多数土地掌握在私人手里。房地产开发商如果想成片开发,需要和不同的个人打交道、不停地协商,一来时间成本太高,二来经济上也不划算。由于德国基本法 对私人财产严格保护,房地产商不可能强制拆迁或强制购买土地,因此,如果其中有一个人刁难或不同意,就无法形成连片开发。如果不能连片开发,就不可能形成 一个又一个的房地产大项目。没有集中的大项目,就不会形成大的房地产市场。这意味着房地产中介公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别去寻找单个房源,这与大型 小区的销售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个玻璃罩是鼓励租房。德国《民法》规定,出租者无权将租户赶走,租金上涨幅度3年内不得超过20%。 如果出租者上涨房租的幅度超出了法律规定的上限,租户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判决租金上涨无效。租房合同签订之后,房主不能随意收回住房,更不能任意 涨价。租赁合同可以签订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无期限,即使物价出现快速增长,也不能更改合同、要求租房者增加租金,除非合同中有明确的约定。而且,一旦出 现房屋需要修缮的情况,费用由房主承担。由于租房者的权益受到法律的切实保护,所以超过50%的德国人选择租房,而不是买房。正因为租赁市场成熟稳定,多 数人没有买房意愿,从而影响了资金流向房地产交易市场。

  第四个玻璃罩是支持自建住房。为了鼓励居民拥有自己所有的住宅,法律规定, 居民自有自用的住宅(不包括度假村)本身不需要缴纳房产税,只需要缴纳房基地的土地交易税。从1990年起对居民购建的自有自用住宅,实行新的土地税优惠 政策,在10年之内土地税不是按照总单元价值纳税,而是按照总单元价值中的土地部分纳税。对于4个人口的标准家庭,税收优惠的面积为独户住宅在156平方 米、双户住宅在240平方米以内。自1983年开始,德国的土地交易税仅为2%,直到1998年4月才提高到3.5%。尽管如此,土地交易在建房成本中所 占的比例并不高。同时,地方政府也会以分块的形式拍卖给无房或多子女的家庭,价格比从私人购买更为经济。况且,买到土地后,居民可以和不同的建筑商洽谈, 寻求合理的价格。当然,德国建筑商的价格一般不会过于离谱,因为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建筑商要找到一个盖房机会相当不容易,谁也不想因报价过高而丢失 生意。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房价暴涨、交易活跃、鼓励更多的人买房,政府不是能收到更多的税费吗?德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为啥这么傻?答 案是,由于德国工业发达,企业数量巨大,政府哪会对收税发愁?更重要的原因是,德国政府认识到,要保持经济活力,必须让民众手里有钱。如果房价过高,成为 民众腰包的吸血鬼,其他消费市场就会萎缩。其他消费市场一旦受到影响,必然导致相关产品无法卖出,从而限制了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和产业的发展。

  此 外,德国官员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不能也不敢与房地产商进行勾结,因此也没有理由赤膊上阵或幕后支持房地产商。更主要的是物价多年来保持稳定,民众对货币 有信心,所以不会通过购买房产来达到避险和保值的目的。一旦民众对物价和货币有稳定的信心和预期,就不会产生恐慌情绪,因此德国人没有必要抢购住房,从而 不会发生房价突然暴涨的问题。

  (作者系研究德国经济政策的专家、经济史博士)

责任编辑:黄睿 SN224

文章关键词: 高房价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