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打人和警察被打,有多少刻板印象在作怪

2016年04月27日09:59   综合 收藏本文

  原标题:当“政法君遇上路人甲”,刻板印象,往往是通往真相的路障

  作者:乔新生 长安君 来源:公号“长安剑”

  小伙伴们,今天长安君想问一个憋了很久的问题:

  “警察”这个词,从你嘴里说出来,是什么滋味?

  是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中,那位点头微笑的亲切大叔?还是成龙大哥《警察故事》中,那个嫉恶如仇、能打敢拼的陈家驹?抑或是《警察有约》中,那个个性鲜明、幽默可亲的片警赵六安?

  或许都不是。因为长安君知道,如今充斥互联网、走上热搜榜的,往往是这样的“警察”:山东广饶一位民警执法时遭多人殴打,福建漳州一名女警用高跟鞋打伤小区保安……当然,也有这样的“警察”:南京警察出警捡回弃婴,四人派出所里当奶爸;杭州协警挺身拦停汽车,身后路面瞬间塌陷……但是,更多情况下,前一类新闻在舆论场上的传播热度,往往是后者的好几倍。

  为什么会这样?长安君今天想谈的,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刻板印象。

  不可否认,任何一个行业、系统,都有“害群之马”。中国有约400万政法队伍,仅从概率上看,也不可能毫无瑕疵:包括,职业素养不高,不善于处理复杂问题,不作为、慢作为,吃拿卡要,粗暴野蛮执法;甚至,有过周永康、苏宏章、张越这样的“大老虎”。但是,政法队伍的“害群之马”几率,天然就比别的系统高吗?似乎也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为什么大家一看到“政法君遇上路人甲”的新闻,不少人会下意识地,立场上站到“路人甲”的一边?

  原因很多。

  比如,十八大以前,确实有一些政法干警自律意识不强、作风不好,损害了整个队伍的公信力,“坏事发生只需两三天,形象修复何止两三年”;比如,政法干警往往站在与百姓打交道的第一线,其领域又是摩擦最多的领域之一,加上信息不对称,他们容易被当作社会矛盾的“发泄口”;比如,“案多人少”现状之下,政法干警难以第一时间满足所有人的诉求,一些人觉得“不受重视”,于是更愿意加入网上的“骂战”之中。当然,还有刻板印象的推波助澜。

  刻板印象是什么?它是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是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交往,就对某一类人产生了一种不易改变的、笼统而简单的评价。

  还是以警察为例。长安君知道前一类新闻的“爆点”在哪儿:一个是“警察被打”,一个是“警察打人”。区别在于:舆论传播中,打人者的警察身份极易被放大,而被打者的警察身份,却往往被无视。

  为什么?因为“警察打人”,某种程度上,就符合刻板印象。甚至迎合了一部分网民“仇官”、“仇警”的心理。既然点击率高,一些媒体也愿意撷取这类“元素”来曝光。

  舆论监督是好事。若有证据显示警察的确违法违纪,现在“人人都有摄像机”,网络监督又发达,“依法惩处”往往来得又快又稳。但,如果被刻板印象遮住了事件的全貌,它岂不就成了你通往真相路上的障碍?

  还是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福建漳州一名女警用高跟鞋打伤小区保安。后来,演成了“反转剧”:打人女警的资料曝光后,多人证实,该女警是殉职警察的遗孀,没有再婚,独自带大儿子。平时工作态度很好,在窗口服务岗位每年都能得到好评。而涉事保安在小区言语粗鲁,曾多次被投诉。事发的起因,是保安辱骂该女警“克夫”……

  长安君无意为谁开脱,打人不对,该女警已被依法免职。只是想说,很多事情,远非媒体标题、几张照片所展现的那样“非黑即白”。不要被“标题党”牵着走,被刻板印象预设了立场。

  如同任何一个职业一样,警察队伍——乃至整个政法队伍,都是由“人”组成的。脱下制服,每一个政法君,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你我没有不同;与芸芸众生一样,也是人父、人母、人子。但在很多新闻事件中,他们往往只被媒体简化成一个标签——警察/法官/检察官。

  这个标签,对政法君而言是一种荣誉和督促。但在少数“标题党”眼里,它成了一种刻板印象的来由——比如涉警新闻,凡是警察与居民发生矛盾的,肯定是警察的错误;凡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发生纠纷的,肯定是强势群体的责任。

  强势者必定无理,弱势者必定有理。不信执法者能秉公办案,不信国家公权力能维护民众生活的安宁,不信法律是社会健康有序运行的准则,一切都化为“强”和“弱”这两个符号。这不叫“社会”,这叫“丛林”。“弱者谄媚强者,强者欺压弱者”的“丛林法则”并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把当代社会比作丛林,甚至怀有“丛林心态”,出发点就不对。

  而且,你所信以为真的“真实”,不一定真实的客观反映。

  还是以警察为例,看组数据:近年来,公安机关年均有400多名民警牺牲,4000度名民警因公负伤。2010年至2014年,因公负伤20741人(重伤2643人、轻伤18098人),平均每年4148人。同犯罪分子作斗争是民警负伤首要原因。因此遭受暴力袭击负伤8880人,占负伤民警总数的42.8%。说警察是和平时代牺牲最多的职业之一,一点也不为过。

  刻板印象最大的伤害,是直接从思想上,就忽视了同一群体下,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差异。长安君觉得,对整个政法队伍而言,一方面,“害群之马”毕竟是少数,整个队伍的光明面要远远大于阴暗面。不能因一百元钱磨损或者撕裂的一个小口子后,就说它失去了一百元的购买力。更重要的是,一个队伍只要有自我监督、自我净化的能力,就能确保每年将违法违纪的政法干警清理出去,保持它的风清气正,就是一个向上的、充满希望的群体。

  绝大多数政法君,很辛苦、很可爱,请给他们一些理解和时间。比如,在看到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时,耐心把全文看完;在听到指责声时,等等其他声音的到来。他们需要的不多,更多的只是刻板印象之外,一点能够被了解的耐心。

  政法君有多渴望被信任?用长安君一句朋友的话说:“你信任了我,我必不辜负你。”

  谢谢小伙伴们。

责任编辑:王彦飞

文章关键词: 警察打人 野蛮执法 打人 被打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