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期待用母爱“偷”关爱

2016年06月06日07:39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用母爱偷出来的“爱心”

  今年六一儿童节最心酸的礼物,莫过于发生在江苏南京的“偷鸡腿妈妈”以偷的方式送给患病孩子的礼物。而最意外的礼物,却是媒体报道后社会公众因同情而捐助给患病孩子的30万元善款。用母爱偷出来的爱心,到底对还是不对,引发了全民的关注和思考。

  母爱总是伟大的,似乎偷窃这种冒险的行为也更凸显了这种伟大,但伟大背后的理性反思未必认同,长大后的孩子也未必愿意。从干露露到凤姐,非主流的博出位似乎 总是屡试不爽,这似乎仍然会鼓励后来者铤而走险。尽管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看不到偷鸡腿妈妈有任何故意炒作的成分,但仍然在担心此类事件可能会产生的连锁效 应。我们试想,如果这个事件没有媒体介入,这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不能只关注非正常的行为,要让正常的呼喊也能被听到。

  当然,对于“偷鸡腿母亲”的行为,无论如何争论,违法就是违法,无法排除无辜。爱心,并不是对偷窃的肯定,而是对孩子的关心。孩子是无辜和不幸的,我们与其讨论母亲的偷窃行为,还不如聚焦困境儿童救助的常态机制。

  如 何建立困境儿童的常态救助机制?这需要多方的努力。就政府而言,保障托底的力度要加大,同时要畅通救助信息渠道,让每一个需要救助的儿童都能及时受到关 爱,而不是被动地接媒体的棒。就慈善组织而言,需要研究慈善救助的常态介入机制,就如何识别、如何帮扶、如何管理的程序进行梳理,让每一个爱心申请都能触 手可及。就监护人而言,除了立足自身的努力工作外,还应该通过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途径和手段来获得社会救助,而不应该铤而走险。

  每个儿童的成长都需要爱心的呵护,但希望让爱心少一点玷污,多一点阳光。

  □张映宇(慈善公益人士)

责任编辑:王彦飞

文章关键词: 母爱 爱心 鸡腿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