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你是在打假,还是在宣传?

2016年06月13日08:25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名人维权,切不可变相做广告

  “魏则西事件”所引发的轩然大波还未停歇,“孟非小面”又让百度处于风口浪尖。昨日,娱乐名人孟非在其个人微博 上声明:“孟非小面从未委托任何机构发展加盟店,百度搜索引擎排名第一的孟非小面加盟培训之类信息,从未跟我和我的公司核实,涉嫌欺诈,大家切勿上当,已 经受骗的朋友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并在开头和结尾重申“百度信息不可信”。这一声明让百度搜索的可靠性再一次被质疑。

  百度这次可谓顶风作案,一个月前,国家网信办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的联合调查组,向社会公布了调查结果,要求百度严格审核商业推广服务、明示推广内容和风险、对排名机制进行调整,提出了多项整改要求。

  作 为回应,百度承诺,“对于商业推广结果,改变过去以价格为主的排序机制,改为以信誉度为主,价格为辅的排序机制”。言犹在耳,孟非的指控犹如一记耳光,打 在百度脸上。不禁让人怀疑,李彦宏到底有多少改过的诚意?有关部门的行动,又由谁来跟进、评估整改效果?假如风头过后一切照旧,例行公事的约谈和装模作样 的检讨,都无多大意义。

  孟非声明出来以后,估计百度技术员和公关昨晚一夜未眠。反正我在百度上搜索相关信息,已不见孟非方面所指控 的涉嫌欺诈内容;动作之快,可见名人出面打假,果然不同一般。名人效应,对于网络打假有正面意义,这一点毋庸讳言。毕竟孟非本人的影响和号召力都在那儿摆 着,他一开口,网友们群情激愤,纷纷留言指责百度搜索不靠谱:“百度不可信,我只相信孟爷爷!”“不要上当,不要让我孟爷背黑锅。”但另一方面,我也觉 得,名人利用自己的声名打假,有时需要特别慎重,并且有所节制。

  此话怎讲?归根结底,“孟非小面”是孟非的私人产业,名人尤其是媒 体人,利用自身影响力为个人品牌做广告,这样的行为,看上去无可厚非,究其实,乃游走于公共身份与私人利益之间。而媒体人是最懂媒体效应的。开业伊始,孟 非就为自己的品牌在宣传推广上制造了不少“噱头”。比如招工身高要求1.6米以上,“端面也要1.6米”,就引来网友围观狂潮。店面揭幕剪彩当天,有郭 德纲、黄健翔等文体界名人捧场,吸引数百名顾客。

  孟非方面与百度交锋,一方面的确是为自己的品牌维权,但另一方面,假如真要追究,干吗不直接收集证据,到法院起诉、向有关部门投诉,而选择了在网络上曝光?这里面,有没有暗渡陈仓、变相做广告的嫌疑?

  这 也是我对孟非的声明不太满意的地方:自己那么有资源,你不去打官司,却让“已经受骗的朋友”,自己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这算不算得了便宜还卖乖?加 盟店大多是小本经营,要对抗百度这样的庞然大物,小人物能有多少资源、时间和精力?这让我想到最近美国的一桩网络官司———知名风投天才彼得·蒂尔,为了 给自己讨回公道,跟强迫其“出柜”的网站G aw ker打了十年官司,直到昨天该公司申请破产。若真要把公众利益置于个人私利之上,名人就应该利用个人 影响力和资源,做一些推动网络公司真正负起责任的事。搭车做宣传,未免格局太小。 □麦嘈

责任编辑:王彦飞

文章关键词: 资源 孟非 投诉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