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越低迷,去迪士尼的人越多?

2016年06月16日08:19   新浪新闻 收藏本文

  原标题:经济越低迷,人民越需要迪士尼︱冰川观察

  作者:龙树

  来源:公号“冰川思想库”

  选了个黄道吉日,上海迪士尼很中国化地在今天正式开园营业了。

  我丝毫不怀疑上海迪士尼的市场前景。从5月20日试营业开始,上海迪士尼官方宣布已经接待了60万游客,平均每天3万余人,实现预期的年2000万人的运营目标,或许不是什么难事。

  从上世纪80年代,迪士尼凭借着米老鼠和唐老鸭进入中国市场,到上海迪士尼开张,过去了30余年。这也意味着迪士尼在中国已经完成了两代人的粉丝培养,形成了庞大而富有消费能力的粉丝市场。

  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最爱看的节目,就是中央一播放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凭此,李扬老师的公鸭嗓一时火遍大江南北。很难想象,一位配音演员会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的“网红”,并且还上了1988年的春晚。

  万达王健林说,迪士尼的IP已经过气了,我还真没有这种感觉。就在端午节度假归来的车上,我的小女儿抱着我的手机看了一路猫和老鼠。到家之后,因为那一节没看完,还非得坚持看完,才去做作业。

  再往前说,这个春季档,我们家庭已经因为《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美国队长3》,为迪士尼贡献了数百元票房。而看《疯狂动物城》,竟然是那个周末学校布置给孩子的家庭作业。

  虽然,有去过上海迪士尼的朋友抱怨人多、到处排队,但我知道,上海迪士尼营业之后,我们肯定会为之买单的。孩子的同学及其家庭肯定也早晚会去迪士尼消费。背靠13亿人的大市场,上海迪士尼的前景将一片光明。

  在不看好上海迪士尼的各种观点中,我最不同意的就是,现在中国经济不景气,将影响人们到迪士尼去消费。

迪斯尼收入构成迪斯尼收入构成

  说这话的人可能不知道,经济学上有一个现象叫“迪士尼效应”。经济越萧条,失业人数越是上升,假期越是延长,迪士尼的客人就越多,娱乐业也越发达。相反,在经济上升期,人们疲于奔命,反而少有娱乐时间。

  中国现在经济低迷,民间投资不振,不但不是上海迪士尼的不利因素,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回顾历史,迪士尼正是崛起于大萧条时代,并多次展现出了强大的反经济周期能力。

  米老鼠诞生于1928年,但是,迪士尼的火爆则是在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光荣与梦想》一开始在描述1932年时有一段是这样记录了当时美国大萧条的另一面——“不过有些行业却是分外兴隆。出售避孕套的行业一年赚了2.5亿元。在全国居民中,有一半以上每星期看一次电影。”

  在大萧条时代,1933年初夏,华特·迪士尼为纪念妻子怀孕并初为人父,拍摄了闻名世界的《三只小猪》。1937年,迪士尼推出了首部长篇电影动画《白雪公主与七矮人》。

  在大萧条最深重的时候,《纽约时报》1935年3月10日一篇名为《米奇充当经济学家》的长篇报道写到:“最近,米奇大受喝彩,远远超过了它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获得的那些称赞。最新的赞美是送给大企业家米奇的。它是世界上的超级推销员,它为失业者找到工作,它将公司从破产的境地救出。无论它在何处奔走,希望的曙光都会穿破云层——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国际性人物,它让全世界的人们在无精打采的时刻也能放声大笑。”

  迪士尼通过许可授权,不但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而且也拯救了很多企业。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米奇使一家有着200万美元资产的玩具公司避免了破产的命运。随后,又帮助一家业务陷入停滞的公司恢复了元气,8周之后增加了2700名工人,售出200万只手表。他使一家编织厂在大萧条中有着做不完的生意,这家工厂一年生产100万件印有米老鼠肖像的毛衣。

迪斯尼基本财务数据迪斯尼基本财务数据

  资料显示,迪士尼在1930年,将第一份生产许可证颁发给一家玩具制造商,到1935年,迪士尼已经向美国及欧洲的多家公司颁发了上百份许可证。这些公司生产从文具、手绢到电冰箱的上千种商品。

  迪士尼在成功伊始,就已经懂得衍生产品的开发,注重IP的运营。

  经济学还有另外一个反周期效应——口红效应。经济不景气,但是,人们的消费欲望仍然存在,于是,电影、迪斯尼的小商品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的“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满足人们的消费心理。有关统计表明,过去的几十年,美国遭遇过7次经济不景气,其中有5次都让当年的电影票房急剧攀升。

  无论是迪士尼效应还是口红效应,娱乐产业之所以有反经济周期的特性,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人们在现实的惨淡与低迷当中,通过感受欢乐而维持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与希望。如何走出经济萧条或经济低迷,或许需要凯恩斯主义,但最终到每一个微观的个体,靠的还是信心和乐观。

  至于说,上海迪士尼的门票和有些体验项目是否定价过高的问题,是不是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消费”。我倒是认为,不必担心。因为,欢乐的价值本身就难以用金钱衡量。中产家庭为了满足孩子的快乐愿望,钱应该不是问题,而对诸多底层青年来说,花费一个月的工资到迪士尼消费一次,所带来的满足感或许并不亚于买部苹果手机。

  当然,迪士尼乐园的开张,也将有利于其衍生产品的销售。

  自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世界与中国经济仍然深陷于L型的谷底之中。上海迪士尼开张营业正好处于新一轮萧条时代的中后期。这不但不会有不利的影响,反而是一个相对利好的“宏观背景”。

  当然,这也仅仅是一个“宏观背景”,并不是说,迪士尼只有在萧条时代才会繁荣,其他时候就业绩不行,而是说,迪士尼有很强的反经济周期能力,或者说是,在经济低迷的时代,人们更需要迪士尼。

责任编辑:杨锋

文章关键词: 迪士尼 低迷 风暴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