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室里装摄像头,管用么?

2016年06月17日07:55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违反大学精神的办法,管不好大学

  武汉理工学院去年投资600余万元,建设了一套校园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不仅给每个教室装摄像头,老师坐着上课 或者照本宣科,学生迟到、早退、玩手机、睡觉等都会被查课教师记录在案,而且,摄像头甚至装到了学生宿舍里,这让不少女生觉得不可接受(《楚荆都市 报》)。

  摄像头装进学生宿舍,这有可能侵犯学生隐私,应该撤除,这没啥好说的。争议比较大的是给教室装摄像头。按照该校校方的说法,“有了监控以后,学风更好了,上课玩手机、睡觉、讲笑话现象基本消失”,“学风更加浓郁”,似乎效果不错。

  而 且,武汉理工学院也并非开先例者。早在10多年前,江西农业大学就实现了摄像头进教室,当时两名学生上课睡觉被后台教学管理人员发现,任课教师为此还受到 批评。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省内高校“建立全覆盖的课堂教学视频监控系统、教师授课全程跟踪系统”,当时受到杨名跨、李贵生等4名律师 的质疑,根据媒体报道,这些律师联名写信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要求澄清此举的法规依据何在。

  问题就在于,对于摄像头乱象,我国目前对 于监控摄像头的安装管理,只有各地自行制定的“办法”,远远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的级别。你不能说学校给课室装摄像头“违法”,因为根本就无法可依。从教学 的角度,就学生的上课管理而言,“监控”一直就有,比如校长老师巡堂、督学随堂听讲等等。许多小伙伴的童年噩梦里,教室后门探出脑袋的班主任可谓是最经典 的一幕。装摄像头,性质类似,只不过监控程度大大加强,全天候全角度全方位监控给师生造成的心理影响,远非校长巡堂可及。

  我觉得要 讨论这件事是否合理,还是要回归到一个老掉牙的话题,那就是大学的本质和精神为何?装摄像头的行为,到底跟大学教育的本质相符还是相悖?大学生不是中小学 生,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听讲是一方面,但积极地参与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恐怕是高等教育教学法区别于“填鸭式教育”的根本。

  从 这一点上说,大学里上课上得再好,也不见得老师能力强、学生学习好。而且,纵观国内外各类高校排名,不是看学生出勤率有多少,多少学生上课没睡觉,或者多 少老师上课没照本宣科,考察的“硬指标”是师生的科研实力。如果说装摄像头改善了教学,武汉理工等高校是不是要把历年排名拿出来对比一下,才能说服本校师 生和公众?

  学生不听话,因此就要监控,照此逻辑,为了让校长爱岗敬业,是不是该在每个校长室里也装一个摄像头?(近年来校园性侵案 频发,“禽兽校长”也不是没有。)更关键的是,教学教务管理应该是一个民主的过程。安装摄像头,决策过程到底有没有征求师生意见,谁来监督摄像资料的保存 和使用,谁来保证摄像资料不侵犯个人隐私、不破坏课堂自由讨论的气氛?600万元的投资不是小数,资金使用透明度如何,有没有想过这笔钱投资到教学科研的 其他方面是否收益更大,这些细节,校方都无交代。一句话,用违反大学精神的办法来管理大学,肯定管不好,师生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从长远来看,学校也吃力不 讨好。 □果冻

责任编辑:王彦飞

文章关键词: 民主 摄像头 教室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