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一笔划不来的经济账

2016年06月23日09:05   新浪新闻 收藏本文

  作者:陈季冰

  来源:冰川思想库

  对于那些我们没有能力阻止其发生的风险和不测,唯一明智的应对办法便是为它的发生提前做一些准备。

  过去两周来国际金融市场上过山车般的剧烈震荡,反映的正是人们对今天将要举行的英国脱离欧盟的公投的强烈不安和未雨绸缪。

  上周民意调查显示退欧阵营以显著优势领先,全球股市重挫,标准普尔500指数和日经指数分别重挫1.2%和3.4%,英国富时100指数更是自2月份以来首次跌破6000点;英镑兑美元则下跌了1.5%。与此同时,被视为避险的安全资产的黄金和各国政府债券价格飙升,在10年期国债市场,日本、德国和瑞士国债收益率都跌至负值,纷纷创下历史新低,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创下4年来新低。

  本周一公布的一些周末民调显示留欧阵营士气回升、英国脱欧的可能性下降,市场迅速反转,欧洲股市和英镑上涨了约4%,政府债券收益率回升,欧洲公司债的信用违约掉期价格又回了5月初的水平……

  随着公投日的临近,全球市场波动性显著上升。此刻,世界各地的投资经理们都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英国。他们一直在试图研究这一前所未有的政治事件所蕴含的风险和机会,并从中寻找出赚钱机会或避险手段。

  的确,如果说之前我们一直将英国脱欧公投看作一桩与世界其他地方关联度很少的孤立事件的话,眼下必须要严肃地对待它了。因为不论它的结果如何,都注定要在一段时间里影响到许多人的家庭资产表。

  英国的脱欧关乎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复杂问题,本文将不涉足这些元素,仅仅从经济和市场的角度剖析一下它所可能造成的后果。

  英镑危机

  如果英国选民在今天的公投中真的对欧盟说不,那么一场“英镑危机”将会是第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

  英国在二战后差不多每隔10年就会因各种经济或政治原因而爆发一次或大或小货币危机,每一次英国央行都不得不提高利率以保卫英镑,但这种努力常常以失败告终。如果英国脱离欧盟,那么未来它与欧洲的关系以及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就会面临重大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大量资本逃离。对于一个经常账户存在巨额赤字(意味着需要用海外资本来填补)而且又没有资本管制的开放经济体而言,这无疑将引发货币贬值。

  实际上,今年初卡梅伦政府决定将在6月23日就英国是否脱欧进行全民公投的消息一出,英镑就应声大跌。2月底,富有魅力的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和英国司法大臣迈克尔•戈夫(Michael Gove)公开宣布加入退欧阵营后,英镑兑美元汇率在一天里下跌2.4%之多,跌至7年低点。

  金融市场总是提前消化各种相关消息,在2016年上半年,英镑是跌幅最大的世界主要货币。但根据高盛的预测,如果英国真的的脱欧,英镑兑一篮子主要发达国家货币可能在目前的基础上再贬值11%。

  而曾在1992年的“黑色星期五”中成功狙击英镑、迫使它贬值并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的资本大鳄乔治•索罗斯的预计更加悲观,他在最近发表在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上的文章中警告,脱离欧盟将使英镑兑美元汇率下跌至少15%,甚至有可能超过20%。索罗斯开玩笑说,到了那时,英镑就变成了欧元(欧元目前的汇率差不多就在这个水平上),英国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加入欧元区了。索罗斯认为,脱欧所引发的英镑危机将会比1992年自己率领量子基金攻击英镑所造成的那场危机更为惨烈。

  伦敦衰落

  第二个可以预期的直接后果是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下降,甚至一蹶不振。

  虽然英国并未加入欧元区,但伦敦目前却是欧洲外汇及欧元计价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交易中心。这看起来相当反常,其原因正在于欧盟单一市场的所有便利政策都适用于英国。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可以在伦敦为28个欧盟成员国提供服务,而无需在每个国家获得监管批准。如果英国脱离欧盟,那么欧盟其他国家会与英国开展长达数年的艰难的讨价还价,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伦敦金融城都将丧失大多数与欧元相关的业务。届时,政治地位更具优势的法兰克福和巴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取而代之。

  “留欧派”在泰晤士河上游行。

  实际上,欧洲央行多年来一直试图制定金融监管新规则,迫使更多欧元计价金融产品的结算机构从伦敦迁往欧元区。

  一旦欧元业务流失,来自华尔街、瑞士和日本的大多数长期以来一直把欧洲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金融业巨头就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业务从伦敦迁出,否则它们的成本将会急剧上升。

  它们已经在为此做准备了。摩根大通首席执行长戴蒙曾在公司被捕的一次会议上表示,若英国退出欧盟,摩根大通在英国的1.6万雇员中至多会有4000人被裁撤,大量岗位需要被转移到欧盟国家;摩根士丹利也已决定,英国脱欧的话,公司在英国的职员中可能有大约1000人的工作岗位将受到影响;花旗集团也向职员发放内部备忘录,警告称一旦英国脱欧,可能需要调整在整个欧盟的运营。

  三年来,高盛集团的高官们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场合发表反对英国脱欧的声音,据说它还向一个抵制英国脱欧的社会团体捐赠了近百万美元。高盛目前正在伦敦兴建一座总投资5亿美元的新的欧洲总部,这座现代派建筑预定于2019年投入使用。高盛说,如果英国脱欧,新办公室就会坐不满,到时候会用以出租。

  实际上,仅仅是脱欧的可能性已经对伦敦金融中心造成了显著影响。今年到目前为止,共有28家公司在伦敦完成IPO,募资总额为23亿英镑,而去年同期有37家公司IPO,募资54亿英镑。已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今年的84亿英镑也低于去年同期的120亿英镑。追踪英国大型上市公司的英国富时100指数年初迄今下跌4.68%;而FTSE Local UK追踪至少有70%的收入来自英国的公司,该指数同期下跌12.08%。

  伦敦金融城不仅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也是英国迄今为止仍然保有巨大优势的少数经济支柱,它占英国经济总量的大约十分之一。目前近四分之一的英国金融服务业务涉及欧洲单一市场,相当于英国GDP的2%。伦敦金融中心的繁荣直接关乎整个英国经济的命运。

  伦敦也是中国金融企业开展欧洲业务的首要跳板,一旦英国脱欧,这些中国的银行也将面临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此外,酝酿多时的上海与伦敦两地证券交易所连通的“沪伦通”恐亦难免不受影响。

   整体损害

  对英国来说更为长远、也更为根本的是它与欧洲大陆的经济贸易联系,将会它的脱离欧盟而蒙受重大不确定性和负面影响。

  欧盟为英国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英国对外贸易中的将近一半发生在与欧盟国家之间,欧盟也是英国最大的外来投资地。

  当然,这并不是说英国脱欧以后,它对欧盟的这部分出口就会全部化为乌有,但这无疑将会使英国失去通向这一拥有5亿人口、享受世界上最高生活水平的市场的VIP门票,大大提高英国产品和服务的进入门槛,进而直接影响到英国在这方面的商业成功。反观欧盟,尽管英国的确也是它的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但与英国的贸易毕竟只占欧盟全部贸易额的11%,谁会在未来的谈判中占上风是显而易见的。

  综合起来看,根据英国财政部的研究,脱欧将给英国经济带来“立即冲击”和“永久损害”。

  “脱欧派”在泰晤士河上游行。

  脱欧两年后英国GDP将下降3.6%,失业人数将增加52万人。在更糟糕的情景下,GDP可能下降6%,失业人数增加82万,英镑下跌15%。而英国财政状况不但不会因省下向欧盟支付的预算摊派款而得到每年80亿英镑的改善,2019-20年的预算赤字还可能比留在欧盟高出200亿至400亿英镑。

  此外,脱欧还将由于英镑的贬值而推升英国通胀,但同时却使英国的平均房价比现在下跌10%左右。考虑到英国是中国人仅次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首选移民、留学和购房目的地,这两点对于许多中国居民的影响最为直接。

  IMF最近警告称,脱欧会导致英国明年陷入衰退,即使在最好情形下,2021年英国GDP也将下降1.4%。而在不利情形——与欧盟的谈判进展不顺利,英国只能依靠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下,GDP将降低4.5%。

  因此,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先后都已表示评级,退出欧盟很可能导致它们调降对英国的主权评级,而这又将引发进一步的金融动荡。

  “小店主国家”真的疯了?

  很难想像一个历史上被称为“小店主国家”的务实的社会、以及它那视商业利益为头等大事的精明的人民会如此决然地屈从自己的情绪,与“钱途”过不去。

  就在今天,在一场遭到全球政要和企业精英几乎异口同声反对的不负责任的公投中,英国人民即将作出自己的选择。其结果既关乎他们自己,也必将影响整个世界。

责任编辑:王彦飞

文章关键词: 脱欧 欧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