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毒跑道的关键是什么?

2016年06月24日07:52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原标题:治理毒跑道需要重建信任

  作者:聂日明

  6月12日,北京市西城区教委通报了北京第二实 验小学白云路分校跑道质量和教室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结果,该小学除一间教室甲醛超标外,其他教室及操场检测结果均合格。10天以后,家长们指定另一家检测 机构的检测结果完全推翻了第一次的结论,已被拆除的塑胶跑道有两项指标被检测出有问题,被采样的16间教室的室内空气中,甲醛全部高于参考限值。

  据央视披露,毒跑道是因为塑胶跑道的生产不规范,大多是没有资质的黑作坊生产,原料为废轮胎、废电缆等废料打碎粘合制成,其中最危险的是胶水,胶水原本就是有毒挥发性气体的重灾区,塑胶跑道用的胶水更是三无产品。

  但废旧轮胎并不是天然有害的。全世界每年约有10亿条轮胎报废,这些橡胶很难降解,循环利用橡胶不仅环保,利用得当,还能节约资源,如用于建材、道路等。同 样胶水虽然很难避免有毒,但毕竟是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材料,如果遵循规范的标准生产、施工,是可以避免出现污染物超标的现象。

  北 京市教育主管部门与相关监管部门的反应也很迅速。涉事小学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铲除了跑道,北京市教委要求各辖区内对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塑胶操场、跑道和 地面铺设物进行全面细致排查。河北省沧州市政府在央视报道以后,第一时间组成调查组排查出县内相关生产企业9家,对相关企业人员进行控制。

  但 这些能让家长们放心吗?恐怕很难。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但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风险是被人刻意制造的。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指出,因为规则的缺陷, 现代社会呈现出组织化不负责任的趋势,风险的制造者以风险牺牲品为代价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每一个受害人也是其他人的施害人,同时他们还致力于掩盖产生风险 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我们需要监管者的原因。

  令人失望的是,北京小学的毒跑道事件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毒跑道,而是监管部门面临毒跑道事 件时的处置措施。首先,涉案学校的操场施工是经过公开招标程序,并且验收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其次,相关管理部门第一时间指定的检测机构与家长们随后指定的 检测机构的检测结论截然相反。最后,自2015年8月塑胶操场铺设以来,学生的直接反映就是“操场有味”、“头疼”和“流鼻血”,这些居然都没有引起学校 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注意。这些导致家长们完全不信任教育管理部门的任何结论,信任危机才是这些风险的最大问题。

  周黎安等学者认为,近 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源于现存行政治理结构的设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G D P增长是理解政府激励与经济增长的关键线索。以GDP为标准, 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推动了整体的经济增长,竞争也降低了各个区域的制度、生产要素等方面的成本。这在经济不发达的改革开放早期,可能还符合大多数人的需 求。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偏好和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政府是一个多任务机构,不仅仅要完成人们收入提高的目 标,还要保证居民有适宜舒服的生活环境,安全的饮食卫生、交通、生产环境,便利、可靠的社会保障系统、基础教育等公共品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但由于这些 指标并不在政绩考核范围之内,长期被行政部门忽视,这些忽视也造成越来越多的信任危机。北京小学的毒跑道、常州中学的毒地只是其中的典型,中高收入群体也 无法避免这些风险。

  毒跑道只是中国风险社会的一个缩影。要适应现代社会中居民的诉求,就需要政府调整现有的决策与风险管理机制,将 居民的诉求纳入到政府决策的考量,并将决策程序尽可能地公开透明,这会大幅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其次,出现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风险处置过程的不确定 性,在风险发生之时,政府也应该秉承透明和问责的原则,保证公民对政府风险管理的信任,这是风险处置方案能否获得认可的关键因素。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彦飞

文章关键词: 信任危机 黑作坊 政府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