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武钢为何重组

2016年06月28日11:33   新浪新闻 收藏本文
武钢 资料图 武钢 资料图

  宝钢、武钢重组:央企去杠杆去产能第一枪能打响吗?

  文/张银银

  来源:公号“杠杆游戏”

  传闻一年多,宝钢、武钢终于宣布要“结婚”了。

  “武钢和宝钢重组,是基于钢铁去产能的考虑。”6月26日,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结束夏季达沃斯一场分论坛后独家对腾讯财经说道。

  高层证实的,不仅仅是两大钢铁央企重组的消息;更是,中央政府推动产能过剩央企整合重组的决心;同时,也向市场发出信号,去产能动真格。

  一、为什么要重组?

  就像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所言,这是去产能的考虑。

  具体而言:

  1、武钢亏得不行,不想办法将持续巨亏

  钢铁行业处于低谷不必说,数据摆在这儿,武钢股份的净利润由2014年的12.57亿元转为2015年巨亏75.15亿元,宝钢股份2015年利润总额为17.91亿元,同比下降78.36%。2015全年净利10.13亿元,创18年来的新低,比上一年大幅下降82.51%。

  武钢作为亏损王,负债也是大大的,根据2016年一季报,其负债总额已增至682.17亿元,负债率首次突破70%。而2015年,该公司营收才 583.38 亿元。

  负责任地说,武钢如果这样下去必死无疑。

  2、钢铁去产能需要“央企打先锋”

  去年底今年初以来,钢铁行业奇迹般爆炒了一轮,去产能事实上被搁置。当然,最终的暴跌再次给了很多企业一个耳光。民企也好,地方国企、央企也好,地方政府及各大钢铁企业背后的靠山,都赞同行业去产能,但没几个愿意被去的是自己。

  去产能要不沦为空话,靠经济补偿、专项基金是个办法,但对于央企、国企来说,什么都不可靠,唯有行政整合才能真的让他们勉强听话。这样的办法,当然不好,可是不这样,真的又没办法,国企央企太多、太强势、利益集团太大;对于民企来说,除了不给金融支持、提升环保标准等,人家也不会轻易去产能。就像FT所言,北京方面正探索如何止住钢铁行业的亏损局面。该行业受困于产能过剩和需求萎靡。

  搞来搞去,要动真格,还得让央企来打去产能的“先锋”。

  这回,高层是下了决心的,武钢、宝钢重组就是拉开央企去产能整合序幕的样本。

  3、宝钢整合经验丰富,重组利于提升行业集聚度

  历史上,宝钢较为成功整合过新疆八一钢铁、广东韶钢松等。

  宝钢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位列全球钢铁企业第五位,2015年钢铁主业完成钢产量3611万吨。武钢集团位列中国钢铁企业排名第六位,2015年钢产量近2600万吨,拥有武钢股份,还曾通过兼并重组拥有昆钢和鄂钢两个地方钢铁企业,正在建设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如果这两家钢铁央企合并,将产生中国钢铁业巨无霸,钢铁总产量将突破6000万吨。

  2005年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曾提出产业集中的目标是到2010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这一目标不仅没有实现,中国钢铁业的产业集中度近些年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2015年中国粗钢产量排名前十家企业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为34.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宝钢和武钢的重组显然会直接提升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4、武钢前董事长被调查,整合顺理成章

  懂点政治就明白了,武钢前董事长、党委书记邓崎琳去年被调查。邓崎琳在武钢工作近40年,作为一把手长达十年半时间,根深蒂固。他的出事,为武钢和其他钢铁企业的整合扫清了最大的既得利益障碍。

  而现年53岁的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即来自宝钢,曾任宝钢股份总经理,长期掌管宝钢集团财务事务和金融、投资领域。这对宝钢、武钢的整合来说,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二、重组后几大难题

  1、深陷债务杠杆太高的泥潭、低效产能太多、盈利能力极弱

  在2011年之前,武钢董事长邓崎琳和媒体谈得最多的就是武钢利用金融危机弯道超车,在海外开发铁矿石资源。邓崎琳曾信心满满,称三至五年开发好了以后,武钢铁矿石完全可以自给,不需要再从国外矿山购买铁矿石。为此,武钢举债甚多,造成今天的局面。

  《财新周刊》曾报道,武钢是中国在海外收获权益矿最多的钢厂。但情况并未契合邓崎琳想象,随着铁矿价格的持续走低,武钢海外铁矿项目陷入危机。之前已经投产且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巴西MMX矿宣布破产,寄予厚望的加拿大Bloomlake铁矿也已停产,目前仅剩早期投资的澳大利亚威拉拉铁矿石和利比里亚的邦矿在正常运行,更多的海外矿产则处于勘探或探矿阶段。

  武钢欠了数百亿元,收益却低得惊人。

  如上文所述,武钢除了债务杠杆太高之外,低效产能远没有出清,亏损极为严重。整合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必将拖累宝钢。何况,宝钢自己的盈利状况也不乐观,债务杠杆也不低。两大巨头搞一起,先去谁的产能,怎么去,都是问题。

  2、正面竞争难题

  2008年,中国发改委几乎同时发放了两张1000万吨级的钢铁基地准生证。彼时,宝钢、武钢都还如日中天,强刺激之下,可以预料,钢铁需求巨大。

  宝钢和武钢分别在湛江、防城港布局。这两个项目距离只有200多公里,产品结构也极为相似:发改委批复文件显示,湛江项目以华南汽车、家电、机械和建筑等行业用板材以及船用板、管线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为主要品种,而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产品主要为满足广西和东南亚市场汽车、家电制造所需的热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等中高端板材。

  后来的情况众所周知,全球经济艰难复苏,中国经济走向探底,至今不知道处于L型的哪一阶段。钢铁业产能过剩之严重,行业性大面积亏损。

  宝钢、武钢也知道扛不住。宝钢湛江基地一期的规模从最初批复时的“年产920万吨铁、1000万吨钢”下调到“年产铁823万吨、钢875万吨”。武钢防城港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铁850万吨、钢920万吨、钢材860万吨,总投资为639.9亿元。

  即便如此,这样的量级,怎么消化实在是个问号。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3、抵触整合的势力不容低估

  整合后,谁做老大,谁做老二?

  央企高管都是牛叉人物,谁都不愿意委屈。就是正常人也是如此,何况是党和国家的精英。

  就像这一年多以来,宝钢、武钢曾有过多次兼并重组传言。但稍显弱势的武钢也好,略占优的宝钢也好,各自官方都多次“辟谣”否认。当然,这其中有公众公司规则、商业纪律和央企原则问题,也有实实在在的管理层及其后面的人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有时候,甚至做出更积极的“抵抗”,阻挠央企之间的整合。

  最近一次是今年6月16日,武钢股份2015年股东大会上,马国强再次否认武钢宝钢合并传闻并称“武钢股份未来即便真的进行兼并重组,更多会考虑向多元化的方向尝试。针对同行间的并购重组,武钢股份没有太多机会。”

  这些话,也就10天时间,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马总的真心?

  央企内部,以及国企系统,抵触整合的势力不容低估。

  4、央企腐败痼疾

  武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邓崎琳去年落马,通过媒体调查和中央巡视的反馈,我们看到,国企掌门人长期大权在握、不受制约。

  具体到武钢:选人用人不讲规矩,个别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部分干部“带病提拔”,影响恶劣;以“钢”谋私,大肆敛财,有的领导人员违规插手武钢工程项目,有的领导人员亲属围绕武钢经商办企业;违规决策,管理混乱,造成国有资产巨额损失,采购环节制度缺失、管理混乱,存在利益输送、蚕食企业的腐败问题;重大项目违规决策,一些项目没有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即组织实施;部分工程项目招标不规范,存在暗箱操作、内定投标单位等问题……

  邓崎琳虽然被抓了,央企的腐败痼疾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治,离现代企业制度还有十万八千里。这个问题不解决,简单重组做大,提升不了央企的效率,还将继续“培养蛀虫”。

  5、复杂的国际环境

  不久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宣布,对宝钢、首钢、武钢等中国钢铁企业及其美国分公司共计40家企业发起“337调查”。《财新周刊》在“舒立观察”中写到,中国钢铁企业面临彻底被赶出美国市场的风险。战略与经济对话前夕,美方提出,将敦促中国应对全球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尤其在基本金属领域。

  当前,美欧民粹主义情绪都在泛起,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迟迟得不到认可。这对于钢铁业来说。不是好事。

  三、不要指望宝钢、武钢重组后业绩很快改善

  当然,如果宝钢、武钢的合并获得审批,其产能理论上将超越河北钢铁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大钢铁企业,年产量超过6000万吨。甚至新的公司将对世界第一大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构成挑战。该企业2015年产量达9700万吨级。

  这听上去是一个多振奋人心的消息。

  A股的反应似乎也印证这一点。6月27日,钢铁板块活跃,各大钢企都一度大涨。武钢在此之前也做了很多努力,暂停一批重大项目的后期资金投入,包括防城港二期项目;减员增效,包括精简干部;强化外部结算审计……重组后,宝-武钢铁托拉斯,效率上一定程度提升有希望。

  但没那么简单,上文已经分析过,2015年,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的财务状况都很糟糕。大部分钢铁企业也是如此,而且至今看不到头。

  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Edwin Basson)2015年时曾预测,未来5年,中国钢铁需求约7亿吨至7.20亿吨,可能会几无变动。对于宝钢、武钢来说,规模做更大,在今天的环境下,已经谈不上有益。大企业通常有“大象难转身”的效率低下问题,特别是身患央企病的武钢等。

  国外同行的情况也类似。安赛乐米塔尔这家全球头号钢企,在钢铁行业很红火的时候,赚的钱很多,大家都眼红,效仿做大,但现在看这种企业反而亏损。安赛乐米塔尔2014年亏损10.8亿美元,已连续3年亏损。2014年时,这家头号钢企年产量为1.3亿吨,约占世界钢铁总产量的10%。钢铁业的问题不仅仅中国存在,而是属于世界。

  宝钢、武钢的整合短期内或许提振行情,甚至可以预料,复牌之后,股价能火一把——真的也只有一把。作为中小股民,应该低调一点,要懂得见好就收,否则难免长期套着。

  央企重组改革,要么提高效益,要么实现公益,这才算有意义。宝钢、武钢的重组,要实现第二点是不可能的,反倒是很多职工将失业;至于第一点,重组本身也不会带来,如上所述,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

责任编辑:王彦飞

文章关键词: 国企 发改委 腐败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