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布局调整也是“供给侧改革”

2016年08月08日10:44   信息时报 收藏本文

  原标题:教育布局调整也是“供给侧改革”

  作者:燕农   来源:信息时报

  广州未来几年的中小学校布局将会大调整。此前,《广州市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2016—2018年)》提出,到2018年全市新改扩建129所中小学校,新增约16万学位;近日,广州再次公布全市中小学布点规划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草案,新老城区将新建大批中小学校,其中,南沙、番禺等新城区建设规模量超过了中心城区。

  我国房地产业红火发展的近20年,是城市“摊大饼”扩张的20年,也是城镇化程度快速提高的20年。城市面积的急剧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度、城市文脉的细腻度以及公共服务的配套供给,都甩在了身后。具体到基础教育布局上,就是公立中小学校布点似乎总也追不上房地产市场向城郊的扩张,而恰恰是后续新建商品住宅区,集聚了大量年轻人和外来“城市新人”,教育需求强烈。由此导致子女入学难的明显结构性矛盾。

  在广州,统计资料显示,老城区中的海珠区,2000年常住人口123.73万人,2015年末达到161.37万人;新城区中的番禺区,2010年就成为了广州市人口第二大区,常住人口达176万人,较2000年增加了近33万人。据广州市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现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区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572.98万人,占42.44%。

  综合来看,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区内人口流动的大体特征是:其一,老城区人口密集度不断增大;其二,新城区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和城市年轻人,成为拉动城镇化进程的主力;其三,常住人口在城区内流动频繁。其中,仅择校一项就为人口在城区内流动提供了相当大的动力。

  这种情况下,城市是时候转身审视公共服务配套的均衡发展了。就基础教育布局而言,既要考虑老城区的人口增加,也要关照到新城区的设施配套,以教育需求的大数据为根据,重新规划中小学校布点。有关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和遏制择校热等问题,各地曾经尝试过很多措施,比如校长、教师轮换制,但是,只要教育资源紧张且城区内“贫富不均”,这些都未必是治本之策。根本的解决之道,或许只有重新规划布点并且加大财政投入之于均衡发展的支撑作用。

  事实上,城市基础教育布局重新调整,既是弥补此前的公共服务欠账,尤其是城市对新城区公共服务配套的欠账,也是教育供给侧改革适应需求端发展的新趋势。如果说下水道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良心,那么地面上公共服务的均衡配套,则代表了城市的文脉与温度。所以,基础教育之外,城市的很多公共服务都应该有重新梳理与布局的考量。

责任编辑:刘灏

文章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教育均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