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人身权利,电击疗法比网瘾更可怕

2016年08月18日09:00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原标题:侵害人身权利,电击疗法比网瘾更可怕

  作者:南都社论

  网瘾是一种什么病?在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科学、权威答案的这些年,以网瘾为治疗对象的生意倒是屡禁不止、风生水起。南都报道,2006年,山东临沂心理精神科医生杨永信号称用电击治疗“网瘾”,此后十年,所谓“疗法”争议不断。虽然2009年原卫生部以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为由紧急叫停,但到目前为止,电击治疗网瘾的创始人杨永信和他的网戒中心在当地依旧炙手可热,当地政府与网瘾中心互动频繁,2016年1月,临沂市副市长还为该中心活动站台。

  “瘾”,是不是一种病,现代医学迄今没有给出唯一指向的回答,作为一种更多是心理层面的习惯性和依赖性,除了“毒瘾”之类较为明确的生理表征,“瘾”很多时候甚至只能被认为是一种浓厚的兴趣爱好。一个人愿意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放在一件事上,遂成瘾。为什么人们对其他事物的“瘾”往往被宽容,甚至被视为美德(所谓“一门心思扑在某件事上”),但对所谓“网瘾”却满是抵触和恐惧?

  细心的人们或许不难发现,网瘾被看作一种病,几乎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整个普及过程,在知名网络社区“知乎”上,对网瘾以及电击疗法创始人杨永信的话题跟帖不断,有观点便直言不讳地认为,人们曾经对“网瘾”的担忧,更多只是一种“对不熟悉事物的莫名恐惧和抵触”。就像空调刚普及时,那种“一天吹空调不能超过两小时”的所谓养生健康主张一样。对新生事物的个体化抵触、抗拒,或还算某种程度的个人自由,但以成年人身份侵害未成年人的选择权利甚至人身权利,就恐怕比网瘾还更像一种病了。而在这种“社会病”的背后,则隐藏着科学不彰、社会恐慌、政令不行、地方政府站台、以不明疗法谋取商业利益甚至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群体乱象。

  杨永信和他的电击疗法按照其官方定义,应该被称为“心理+药物+物理+工娱相结合的网瘾戒治模式”,在2009年央视《新闻调查》对其的报道中,杨永信面对镜头亦曾坦言这套所谓疗法“其实就是电击”———“一边电他一边问他为什么要来这啊,还敢不敢啦。如果他回答错了就继续电。一直到他承认自己的错误为止”。夫复何言!这样一套粗放、粗糙、粗鄙的所谓治疗,利用一些家长对“网络成瘾”说法的心理恐惧,在市场上一度大行其道,似乎并不难厘清其中因果。但现在的问题核心在于,十年过去了,这样一套并无科学依据、被卫生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疗法,为什么依然可以在地方政府的庇护下风生水起?

  2009年7月,原国家卫生部以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为由,紧急叫停各地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临床应用,为什么这样一份政府的明令禁止并未得到有效执行?起码,以电击治疗网瘾创始人著称的杨永信和他的电击治疗网瘾中心不仅还在,而且门庭若市。事实上,政府主管部门的禁令,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起到效用。据媒体彼时的报道,2009年政府的叫停并没有影响网瘾中心的生意。卫生部禁令,地方卫生部门是否切实执行?更进一步讲,以限制未成年人人身自由、侵害其人身安全和健康为所谓“治疗”方式的疗法,其实本不该只是卫生部门查处这么简单。侵犯公民(而且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近十年,却未见刑事调查介入,足够让人窥见其中的“社会之病”。

  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权利的予取予夺,并非没有法律可以约束,比如家暴。但正如家暴在中国甚少会引来社会干预一样,所谓“网瘾”的治疗举动,事实上是将家暴的外延扩展到了“家长把孩子送到特定机构、授权其对子女进行暴力侵害”的地步。不仅卫生部门令行禁不止,对涉嫌人身侵害的商业行为更没有看到司法调查,反倒是地方政府官员频繁出现在这样的荒诞场景、为其站台,这前前后后的乱象、怪象之间,是否有什么内在的关联?

  “一边电他一边问他为什么要来这啊,还敢不敢啦。如果他回答错了就继续电。一直到他承认自己的错误为止”,一字一句,请再读一遍电击疗法创始人杨永信对所谓治疗过程的讲述,再问一次“到底是谁病了”。当互联网已经如此快速地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对网络的恐惧像极了人类曾经恐惧火、恐惧电、恐惧第一条铁路、恐惧第一盏电灯,我们唯一恐惧的,只剩下恐惧本身。

  救救孩子!

责任编辑:刘灏

文章关键词: 网瘾 点击 治疗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