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阮子文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经国家六部委审议同意,已于7月14日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各地根据该办法制定地方管理细则,据媒体披露,部分地方规定或走出租车老路,或提高数量营运标准设置严格门槛,或要求网约车统一标识,提供与出租车一样的发票等“创新性”条件。公众担忧地方网约车管理或“新瓶装旧酒”,或简政放权沦为空话,甚至担心新的权力寻租。(昨日《京华时报》)
办法规定,网约车经营服务,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整合供需信息,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指网约车平台公司构建网络服务平台,从事网约车经营服务的企业法人。显然,网约车经营企业及从业者的出现,是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经营模式的颠覆或创新,某种意义上不但会形成竞争冲击,还会损害垄断利益者的既得利益。因而,作为制定地方管理细则的交通部门,在琢磨地方管理条款的时候,就难免会瞻前顾后,或会被利益挟裹,打擦边球甚至超越职权设计“利益均沾”的灵活条款。
在笔者看来,依法行政的核心内容应是:“法无授权不能为,法有授权积极为”。这表明依法行政应在法定职权范围内积极而为。行政机关在制定管理细则的时候,首先应清楚自己具有哪些“能为”的职权,哪些是“不能为”的行为。这严格区别于“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民众权利。因而,不能认为办法没有规定的内容,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即可作出补充、辅助性甚至与办法相悖的规定。这应从整个办法的出台背景、改革思路、简政放权等方面综合考量,并结合当地省份的实际情况,设立地方管理细则的原则与框架性思路,并在这个前提下,严格按照立法流程,科学、公开、透明制定符合地方网约车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细则。如果为了保护地方出租车的既有利益而设置制约网约车发展的障碍性条款,或者“新瓶装旧酒”,与传统出租车管理类似或雷同,这在笔者看来,都不符合依法行政的内涵。
其实,网约车进入市场,给传统出租车行业带去了竞争与压力,这是市场经济下应该支持的好事。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一些弊端与痼疾,让愿意改变,愿意创新,愿意一起良性竞争的传统出租车企业自我升级与优化,最终多赢的是消费者、出租车经营者和市场,淘汰那些破坏规则、违反规则甚至靠潜规则生存的传统出租车企业。所以,传统出租车行业要与网约车保持竞争,获得消费者认可,赢得市场的根本是经营的创新、壮士断腕的改革和服务升级。继续靠垄断和份子钱进行粗犷式经营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明白了这些,传统出租车经营者就不应在管理规则上打主意,不会去与规则制定部门讨价还价甚至形成新的权力腐败与勾兑。交通管理部门也就不会纠结制定的管理规定不利于传统出租车行业,是否会引起社会不稳定或制约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发展。若所有参与的各方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就会进一步理解:有一个规范和制约各方且公平科学透明的规则,对市场经济主体下的经营者多么重要。
而办法的出台,实际上已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层面建立了一个市场管理的原则模式,各地如果能从根本上理解这种市场的力量和改革的必要性,就不会在制定地方管理细则的时候,挖空心思地打着自己的那点小算盘。这的确与依法行政的精神内涵相去甚远。
责任编辑:刘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