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显得不靠谱?

2016年09月14日08:49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原标题:为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显得不靠谱?

作者:于晓华

  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危机无法理解和把握的无能状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专栏里哀叹道:“这是一个宏观经济学的黑暗时代”。

  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快8年了,它的各种影响还在。虽然在危机后世界各国采取了很多救助手段,看起来经济也稍微恢复了一段时间,但是现在世界宏观经济又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和景况不佳的境地。

  经济学应该是一门接近现实的研究。对于经济危机的发生和演化机制,经济学家还是一筹莫展。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经济学家对经济危机的准确预测更是不可能。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应对危机,世界各国广泛采取了所谓“量化宽松政策”。经过多年的实践,看起来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还是比较成功的:就业、工业和金融市场等稳步回稳,但是日本和欧洲却看不到成功的曙光。即使后者的利息已经降为了负值,流动性陷阱仍然存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显然宏观经济学研究遇到了现实挑战。这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宏观经济学家现在面对着一个现实和理论之间的悖论。

  很多经济学家(比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C ars H om m es教授和日本京都大学的西村和雄教授)认为宏观经济体系是动态和处于混沌状态的。处于混沌状态的宏观经济体系,经济学家根本无法对其做出很好的分析和预测,它完全取决于经济体系的初始条件。如果主流经济学承认了宏观经济体是混沌体,大部分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特别是中长期研究都是徒劳无功的。

  反过来,如果主流经济学界不承认宏观经济体系是混沌的。那他们现在对宏观经济体系分析和预测的一筹莫展,又怎么能解释呢?

  其次,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强大的计算机能力已经把整个世界都联系在一起。大数据技术可以瞬时监测到每一个市场交易主体的交易行为。市场在监管者面前变得异常透明。

  宏观经济学最核心的研究对象是货币。货币经历了三个阶段:贵金属阶段、纸币阶段以及电子货币阶段。电子货币和纸币最大的差异是传导速度非常迅速,而且政府机构很容易监管。

  货币从央行创造出来到市场交易可以在几秒内完成,这样的传导速度使得我们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基于纸币,已经不适应。同时,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来监测市场的微观交易主体行为,这解决了宏观调控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非常精准,非常有效,也非常迅速。

  现在主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无论是理性预期理论,还是凯恩斯理论,显然都不适应这样的新形势。

  我们要问的问题是:面对电子货币瞬时传导能力和大数据时代政府强大的监管能力,我们还需要宏观经济理论吗?任何理论都有一定的假设,所有的假设在这两个条件面前,都显得无所适从。

  总之,面对着宏观经济发展和电子货币带来的变化,我们的经典宏观经济理论已经显得无所适从。我们必须要反思现代宏观经济理论:(1)我们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否有效?(2)我们还需要宏观经济理论吗?

  在中国这样一个政府效率很高的地方,面对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如果政府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宏观政策,应该充分扬弃经典宏观理论,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监测经济交易,发现宏观经济中的问题,并采取充分对策。与此同时,宏观经济学家也必须要跳脱传统的分析框架,结合大数据技术,重构电子货币时代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责任编辑:刘灏

文章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