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手掰时代”要靠市场终结

2016年09月15日09:44   信息时报 收藏本文

  原标题:儿童药“手掰时代”要靠市场终结

  作者:罗志华

  首届儿童安全用药传播与发展大会日前在京举行,医、学、研、产等各方代表共同探讨儿童安全用药问题的破局之道。据称,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而儿童专属药品却不足2%。现有的3500多种药品中,专供儿童使用的只有60多种,仅占总数的1.7%。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仅10余家。(《人民日报》9月14日)

  儿童药短缺,且95%以上药物不配专用量器,许多儿童用药只能靠“手掰”成人药。估不准药量、掰不匀药片,让许多家长伤透了脑筋。问题显而易见,关键看如何解决。其中,政府应成为化解难题的重要推动力,可资助药企针对性生产,也可补贴或购买研发成果,克服药企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儿童稀缺药、特殊药,因品种不多和数量不大,政府可一手包揽,实行定点生产、统一储备和配送。

  然而,儿童药种类之多、数量之大、需求之高,绝非行政之手所能承担。丰富儿童药品,应该主要依靠市场。但儿童药品市场目前处于较为失灵的状态,假如靠市场自身调节,一些瓶颈难题就无法突破,市场活力不能被激发,难题仍无法化解。

  首先,儿童药研发难、审批难,非市场自身力量所能解决。受传统观念影响,没有家庭愿意让孩子参与药品试验,儿童药临床试验很难实施。此外,我国的药品审批制度较为严格,国外的上市药品,在国内不一定能够上市,譬如今年7月才获准在国内销售的宫颈癌疫苗,10多年前就已在国外广泛运用。儿童药的审批更为严格,即使国外上市的儿童药品,多半仍需通过国内临床试验。儿童药研发和审批成本高,打消了药企的积极性。

  其次,儿童药品利润稀薄,药企不愿生产。剂量是确定药价的重要依据,儿童药成分含量低,价格当然上不去。且市场存在“价随量走”现象,儿童药用量甚微,药企难以开足马力生产,成本不易降低。再加上儿童未参加报销率最高的城镇职工医保,而儿科病又以门诊治疗为主,在所有年龄段中,儿童看病报销的比例最低,流向儿童药领域的医保基金占比最少,但医保基金流向与药企利润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基金“不买账”,儿童药品的利润更薄。

  可见,要想激发儿童药市场活力,先要解决儿童药研发和审批难题,首先不妨直接购买并认可国外的研发成果,也可适度降低儿童药品的审批门槛。与其让儿童掰着成人药品吃,不如让这些成人药品进入儿童药品市场。更重要的是,利润是市场的直接驱动力,不妨采取免税、补贴等方式,扩大儿童药品的利润空间,使药企研发和生产儿童药的积极性高涨。

责任编辑:刘灏

文章关键词: 儿童药 手掰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