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剧层出不穷背后是一条腐败逻辑

2016年09月19日06:45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原标题:遏制荧屏腐败依靠竞争和有效管理

  作者:南都社论

  这是一个被忽视的涉腐领域。据南都报道,我国每年电视剧产量超15000集,而播出的仅9000集。对比显示,超过1/3电视剧拍出来后可能无法播出。巨大的落差背后,是电视剧购销的“黑洞”。为了卖出电视剧,取得更高的播映权销售收入,影视公司不惜各种“打点”,形成了影视剧购销的行业潜规则。不完全统计显示,自2014年以来,涉及电视剧购销受贿、遭司法机关查处的电视台管理人员不下10人。

  南都报道提及的典型案例中,中部某电视台原台长张苏洲受贿1139.6万元人民币、4.7万美元、17.9万元购物卡及价值107.2万元的金条等财物,侵吞公款达339.3万元。资料显示,该电视台2011年至2013年共采购电视剧327部,总价24亿元。为了将如此巨量的电视剧在合同期内播完,该台卫视频道每天播出电视剧10集以上。对于电视台而言,电视剧去库存不是压力,而是幸福的烦恼。电视这样一个过去被很多人唱衰的行业,却在电视剧购销领域扮演强势的一方,对于不熟悉这个行业的人而言,看到这样的消息可能会感到诧异。

  对这种行业现状最有力的解释就是电视剧供需失衡。供过于求,买方就处于强势地位,这是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国内每年制作大量的电视剧,而可供选择的播出平台则相对有限,视频网站近年给电视台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总的来说,后者有限的基数决定了其更受追捧。而深入地看,这种供需失衡背后的根源在于,制作方与电视台这两种不同的主体,对应的是两种不同的机制,前者充分市场化,面临各种竞争,而后者依然处于垄断状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只要这种行业格局不变,电视台就可以享受垄断带来的利益。

  供求关系失衡,电视台垄断地位都是导致腐败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相应的管理机制问题同样值得注意,就平台而言,国内主流视频网站同样屈指可数,然而却很少被查出因采购电视剧而发生的腐败问题,原因何在?归根结底就在于这些视频网站大多是上市公司,有着较为正规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反观电视台,目前大部分依然采取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决策缺乏监督,个别领导的意志对一个项目的去留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上电视剧市场供需本已失衡,权钱交易几乎就是必然的结果。

  而对于充分市场化的电视剧制作方而言,作为相对弱势的卖方,很多时候自然只能顺从权钱交易的潜规则。人民日报今年年初在报道电视剧购销腐败现象时引述一位业内人士话说,“这个圈子里的潜规则,如果你不遵守,你拍出的剧就很难卖出去,在这个行业就无法生存。”今年6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官网公布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项巡视的反馈情况也验证了此状况:“影视剧购销、广告经营、新闻采编、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突出。”影视剧购销俨然已成为亟须反腐的重点领域。

  目前更大的问题在于,在影视剧制作尚不发达的情况下,电视剧购销腐败及其行业潜规则对影视剧制作方构成一种负面激励。电视台在购销电视剧过程中存在权力寻租,通过打点就可以获得播出,这也就意味着,决定一部电视剧能否被电视台看中的,一定程度上不是作品质量而是关系运作是否成功。近年来,各地电视台轮番播出各类神剧,电视剧水准给人以每况愈下的印象,到底是整个行业在走下坡路,还是由于这种购销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如果制作方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关系运作,如此势必会减少作品制作的资金投入,继而影响作品质量,可能导致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即能够在电视台播出的往往只是质量一般的作品,这可能就是近年国内神剧层出不穷背后的逻辑。

责任编辑:刘灏

文章关键词: 腐败 权钱交易 电视台 电视剧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