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已婚者后悔结婚说明了什么

2016年09月19日06:56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原标题:七成已婚者后悔结婚说明了什么

作者:唐映红

  腾讯《事实说》栏目通过腾讯新闻客户端做了一次大规模的社会调查,主题是当下中国人的婚恋现状。在公布的《2016年中国婚恋调查报告》中,有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在约5万名受访者中,超过七成的已婚者后悔结婚,而且女性比男性更为后悔。

  说实话,这组数据公布后,足以令人感到惊愕。七成悔婚者,意味着中国年青一代夫妇中有七成的婚姻岌岌可危,或者其中至少一方处于隐忍或煎熬中。说好的“给彼此幸福”到哪里去了?曾经在婚礼上众目睽睽下信誓旦旦的恩爱到哪里去了?

  大约10年前,曾经有媒体分析报道过50、60后夫妇的婚姻,认为其中有相当部分婚姻名存实亡,只是维系着婚姻之名,在家庭内部夫妇其实早已没有了婚姻之实,并将这种婚姻称之为“橡皮婚姻”。看来,以70、80后为主体的年青一代夫妇的婚姻也没有看起来那么美。

  但是,如果沉下心来仔细省察,这组调查数据却也并不意外。70、80后的婚姻出现七成的悔婚者不过是自然而然的结果。相反,如果他们的婚姻竟然只有寥寥少数悔婚者,反倒算不上正常。

  之所以这么说,至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予以佐证。

  首先,我们的教育体制决定了,70、80后年青一代的已婚者,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根本就没有机会充分地发展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一个人在青春期,是他一生中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青春期孩子接受的教育(大约相当于初、高中阶段)应该高度重视他们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并且创造条件给予他们发展成长的空间。

  例如,在欧美的高中教育中,青春期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重,高中生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恋爱、各种比赛、活动、派对上,随便点开一部反映美国高中生生活的校园片,几乎没有一部影片中的高中生会将大量时间耗费在读书、复习、做题、应考上。相对地,我国绝大多数高中生的校园生涯几乎与恋爱、各种比赛、活动、派对绝缘,他们将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完全耗费在复习、做题、应考上面。

  好了,求仁得仁。我们的高中教育是这样安排和设计的,那么我们的高中生在数学、科学与阅读的能力上足以傲视全球也就不足为奇。像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在上周公布的一项评估结果显示,中国上海的中学生在数学、阅读与科学方面的能力居全球首位。可是,上海同样在全球享有盛誉的还有人民公园的相亲角,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家成群结队在这里代替自己的儿子、女儿相亲。那些在中国最大,也最国际化的城市里,却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结识、交往适宜的恋爱、结婚对象,却要父母代自己在人头攒动的公园里相亲。

  换言之,年青的一代压根儿就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技能,包括如何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以及如何在伴侣关系中积极沟通,消弭分歧,化解冲突。这些能力和技能也是需要通过足够的实践练习才能发展成长起来的。

  没有足够恋爱经历以及阅历就进入婚姻,悔婚者众多也就是求仁得仁的结果。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没有说一到适婚年龄,一个缺乏必要恋爱实践经历的年轻人就自动地学会和掌握了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的能力。

  其次,我们的社会多年来殚精竭虑刺激经济发展的结果,使现时代成为了对年轻人极为不友好的一个时代。例如,高企的房价、高昂的教育费用、不安全的食品。特别地,对于那些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如果不啃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完全没有可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购房、结婚。且不说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年轻夫妇,一结婚就背负着还银行按揭的重担;一旦他们生育子女,要承受从婴儿期的奶粉,到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的种种高昂的教育花销。可以说,几乎没有一对城市的年轻夫妇在婚姻中会感到轻松,甚至哪怕是没太大压力。

  一边厢年轻夫妇在结婚前很少有机会自由地发展和实践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的种种能力、技能;一边厢一旦面临婚姻,就受到物质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及不堪重负的房价、教育、食品安全等全方位的沉重压力的双重挤压。虽然“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但说这话的是孤儿院长大的简·爱,而感受着、体验着这句话的却是现时代绝大多数在婚姻中焦头烂额的年轻夫妇们。

  值得欣慰的应该是,我们社会还有三成的年轻夫妇们竟然“从没有后悔过”结婚。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责任编辑:刘灏

文章关键词: 结婚 已婚者 后悔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