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大招:开始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

2016年09月19日09:35   新浪新闻 收藏本文

  原标题:中国终于憋出招了,开始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

  作者:牛弹琴  来源:公号“牛弹琴”

  [1]

  中美是什么?

  朋友?对手?情人?夫妻?

  各种说法都有,但这种比喻,往往带有感情色彩,还有某种不可言说的麻烦。比如,谁是夫来谁是妻?如果说中国是妻,估计很多中国网友又不答应了。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属于事实描述:债主和债户,黄世仁和杨白劳。

  很不幸地,还不太富裕的中国,成了万恶的世仁;比我们富而强的美国,则成了穷苦的杨白劳。

  美国漫画家最喜欢的一个套路,就是膀大腰圆的中国债主(有时候就是代表中国的大熊猫),拿着账单趾高气扬地去敲门,门后是毕恭毕敬的瘪三债主山姆大叔。

  看着还真挺形象的。

  或者,瘦成皮包骨的山姆大叔,不得不当起了黄包车夫,坐在车上悠哉悠哉的,是来讨债的中国胖大爷,手里还在翻看写着美国债务的报纸……

  当然,还有更直白的,山姆大叔直接对着中国债主三跪九叩……

  没办法,一分钱憋死英雄好汉,一万个亿让美国成了狗熊蛋。

  漫画家的言外之意就是,别看美国在全世界耀武扬威,但在中国面前,你还必须低眉顺目、卑躬屈膝,没办法,因为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主,听,债主来敲门了……

  美国漫画家自然是在调侃消遣美国政府,但越来越多的事实一再证明,在这个世界,借钱的才是大爷!

  时代变了,世仁更怕的是杨白劳。

  杨白劳说,要钱我没有,要命我一条。世仁你还能咋的?

  美国的喜儿在哪里?美国舍得贡献喜儿吗?

  今天的世仁,你就别痴心妄想了。更何况,这个杨白劳,比你粗壮还比你强。

  但在过去10多年里,中国就一直当着这个世仁,一直是最大方借钱给美国,几乎要多少给多少。风险在累积,问题很严重,比如,万一美国翻脸不认人赖账了,怎么办?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财长保尔森就说,当时有一种解决方法,就是美国将欠债一笔勾销,我就不还了,你们能怎么的?尽管保尔森立刻排除了这种可能性,说美国不是这种人。但这是因为美国还想从中国借到更多美元,如果中美哪一天真翻脸成了仇敌,山姆大叔未必就不会这么做。

  另外,中国还不能抛售美国国债,毕竟过一万亿美元的量,一旦抛售,意味着中国收益大幅降低,得不偿失。

  这,其实就是“美债陷阱”或“美元陷阱”:中国还不能不买,中国还不能大举抛售。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美国财政部9月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7月大幅减持了220亿美元美债。

  220亿,对比一万多亿的中国持美国国债总额,不多,但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变化。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走势图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走势图
七月份海外持有美国国债数据七月份海外持有美国国债数据

  [2]

  数据是枯燥的,但数据中,往往隐藏着神奇的变化,查看7月份的美国国债表,至少有三点值得关注:

  第一,这已是中国连续第二个月减持,7月份的这次大规模减持,使得中国官方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已降至2012年以来的新低。

  第二,在美国前几大债主中,中国、爱尔兰、英国都在抛售美国国债,但日本则增持了69亿美元,继续充当美国第二大债主。

  第三,尽管规模减少了,但中国仍是美国第一大债主,总额达到了1.2188万亿美元。几乎是中国人均1000美元。

  别看中国买美国国债买得心惊肉跳,对某些美国人来说,中国来充当美国大爷,他们也很不爽。这下好了,中国国债在减少,日本在上升,还是日本人更靠得住一些。

  7月份抛售美债,可能就是一种投资策略,但连续两个月抛售,而且中国美债总额已跌至三年来最低,却可能是一个重大变化的开始。

  在这里,先要澄清几个有关中国外汇储备的不当批评。

  比如,在互联网上,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抨击”:中国政府一直购买美国国债,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美国国债利息很低,与其低息借给美国人,还不如把这些美元拿回国内,中国人平均分一下,算下来,每人好歹还能分个1000美元。

  这样,中国的扶贫问题估计也立马就解决了。

  看上去很美好,但其实批评者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不过是央行代管的境外资产,但在国内,央行都发行人民币作为补偿,即中国企业每将100美元卖给央行,会从央行获得了600多元人民币在国内使用。

  如果再将美元拿回国来,实则是又增发一轮货币,结果将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因此,在外汇储备问题上,有两个原则必须确立:

  第一,外汇储备一般是不能拿到国内使用的,还叫嚷着分美元的人,缺乏起码的常识。

  第二,中国必须摆脱“美元陷阱”,即不能总把钱花在购买美国国债上,这是正确的。

  [3]

  回到中国连续两个月抛售美国国债的做法,其实中国正是在努力摆脱“美债陷阱”。

  第一,中国可能开始配置其他资产,比如购买美国证券收益更高,那自然就需要减少美国国债。

  第二,中国开始一个开外投资高爆发期,“一带一路”,成立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都需要美元,与其在美国国债上收益低微,还不如其他地方用用。

  第三,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人民币面临的贬值压力,为了避免人民币大幅贬值,央行可能不得不向市场抛售美元,为了手里保持足有的美元流动资金,那就必须抛售部分美债。

  没有足够美元外汇储备撑着,人民币贬值估计就不是现在这个规模了。

  但一个事实上,中国的美债规模已经达到了顶点,未来即使仍有可能增加,也必然是小规模的,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对美债的兴趣将更加降低。

  换句话说,美国继续把中国当冤大头,继续向中国大笔借钱,这种趋势可能无法持续了。

  但这个过程,可能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在短期内,美债仍是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最大组成部分,这也是有其战略考虑的。

  第一,外汇投资有三原则: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中国外汇储备3万多亿美元,环顾这个世界,没有一样投资品像美国国债这样符合投资原则;

  第二,美国是中国最大出口地,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借钱给美国人,美国人购买“中国制造”!这其实是中美贸易的一种默契。打破这个循环,不能太急,否则将带来巨大的冲击。

  但中国去美国国债化,将是一个必然趋势,7月份大规模抛售,可能是一个关键的点。

  英国《金融时报》曾刊发社论说:总有一天,太平洋对岸将不再有一个被迫买美国国债的大买家,华盛顿方面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新的国际金融格局的出现:美元霸权将不再持续,人民币强势崛起。人民币如果成了主要储备货币,中国更没有理由保存那么多美元储备。

  但美国会安心放弃美元霸权吗?别忘了,美元霸权背后,则是美元的铸币税红利。

  在金融危机时,美联储开动印钞机,通过量化宽松将滚滚美元推向市场,从某种程度上,美国是借助美元的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让其他国家承担了美国的负债。

  量化宽松时,其他国家向美国交付红利;量宽结束时,这些国家则面临外资出逃和经济失血。巴西、俄罗斯等国目前的经济困境,很大是咎由自取,但也未必没有美元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过去几年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大幅增加,本身也是受害者,美国量化宽松的美元源源不断涌入中国,中国别无他法,只能又低息借给美国,充当无奈的债主……

  所以,尼克松时期的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曾有一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

  现在,中国要开始去美国国债化了,美国将无法从中国借到廉价资金了。习惯了从中国随手拿钱的美国,会心甘情愿吗?就如同某个邻国,给惯了援助的我们突然决定不给援助了,小金同志心里会爽吗?

  某个坏招,估计正在憋出中!中国,也要小心啊。

责任编辑:刘灏

文章关键词: 美国国债 中国外汇 中美关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