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陈“首善”,巴菲特真失败

2016年09月23日14:57   新浪新闻 收藏本文

  原标题:同样是慈善,陈光标的发飙,巴菲特的低调

  作者:牛弹琴 来源:公号“牛弹琴”

  [1]

  最近,中国慈善很热闹,热闹程度,估计也就仅次于中国房事了。

  9月23日,南京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发布会,成摞的捐款凭证后面,坐着正要发飙的陈光标。

  我是名正言顺的“中国首善”,居然被媒体污蔑为“中国首骗”。公司据说还被发现170多个假图章,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一应俱全,还有大量的假捐款证明。

  我费了心力减了肥,现在正畅销减肥药,居然被媒体认为是割胃减肥,据说还找到了当时的手术单据。

  标哥一概否认。但也不让提问,也不让看单据。标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某个不知趣的新华社记者,据说还很不客气地被“围攻”。

  慈善,生生地被标哥做成了行为艺术,他接过雷锋的枪,他蹲过加温的冰桶,他还神奇地完成了减肥的伟业。

  如果一切都是真慈善,哪怕另类,总值得赞扬。但如今的纷纷攘攘,或许是吃瓜群众太不像话,要么就是标哥太树大招风。

  标哥是慈善的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则似乎是巴菲特了。

  这也不是一个正常人,不仅在投资方面,更在慈善领域:

  第一,他曾亲自刊登广告,针对小布什政府对富人减税政策,抨击这不公正,强烈呼吁“向我征税”。

  第二,他富可敌国,但他将数百亿美元的财富,都捐赠给了慈善事业,仿佛很自然,子女也很支持。

  第三,而且,几百亿美元,他还不成立自己的慈善基金会,也不冠名,而是捐给了老友盖茨夫妇的基金会。用他的话说,老朋友的基金会运作更专业。

  不求利,也不慕虚名,自然更不用各种行为艺术上头条。

  我总认为, 美国有许多留名后世的企业家,但或许巴菲特是最独特的,不仅是他“股神”或“奥马哈先知”的绰号,但在于他的慈善精神。

  [2]

  这边厢,标哥在南京发了飙;那边厢,南京的房事更狂飙。

  说起来,巴菲特真把自己的住房卖了,肯定还买不到陈光标在南京的豪宅半套。

  这倒不怪标哥太张扬,实在是巴菲特太没眼光。

  估计,巴菲特自己都后悔,买什么比亚迪的股票,多在南京、北京买几套房,他就不是股神,而是中国股仙了。

  因为这个富甲天下的老头,一直蜗居在中西部的小城奥马哈。

  说是蜗居,其实也不准确,房子还挺大,只是价格太对不起巴菲特的身价。

  记得2010年去奥马哈,在一个杂货店里,老板娘Thereton给我们结清了一些饮料和食品帐单后,很爽快在地图上画出了巴菲特的住所方位,并且再三地叮嘱我们:“就这条路朝前走,第三个路口左拐,然后注意在一个比较容易迷路的弯路再左转……你就可以看到巴菲特的住宅了。”

  于是,在花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我们就找到了熟悉的巴菲特的住所,这不是故居,因为这位世界大富豪迄今仍住在这里。

  没有围墙,没有铁门,也没有大院子,灰色的小楼,离路边也就三五米远,与周边邻居的一些别墅比,显不出任何豪华,相反,让人感觉还有些寒酸。

  1958年,巴菲特花了3.15万美元购入这座房子,以后一住就半个多世纪,在这里,他生儿育女,在这里,他也逐渐成为叱咤世界资本市场的风云人物。

  按照美国一些媒体的估算,巴菲特这栋房子当时的估价约在40-50万美元,折算下来,撑死了400万人民币。

  在南京,400万人民币,估计也就在市区中心买个一小套房间;在北京,估计二环内买个小厕所还是有的,太大了,可能就不够了。

  巴菲特的“豪宅”临街,因此,每天总有许多人就从他房子旁边走过,对他们来说,巴菲特的住宅,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邻居小楼,并不存在需要封闭道路、确保自身安全的特权。

  60多过去了,美国房价竟然只涨了10倍,真是没落的资本主义社会,哪像有些国家,10年涨10倍都只是小Case。

  60年过去了,巴菲特竟然也不换个豪宅,蜗居在美国的三四线城市,连个院墙都没有,竟然还好意思慈善,真是丢美帝国主义的脸!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比起爱发飙的标哥,巴菲特还真有点失败。

责任编辑:刘灏

文章关键词: 巴菲特 陈光标 慈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