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当选,美国制造回家,中国制造终结?

2016年11月14日10:04   新浪新闻 收藏本文

  原标题:美国制造回家,中国制造终结!? | 冰川观察

  作者:陶短房 来源:公号“冰川思想库”

  特朗普胜选后,已在白宫会晤了即将卸任的奥巴马(Barack Obama),政府更迭的齿轮事实上已开始转动。尽管街头反特朗普的所谓“你不是我们的总统”示威依然火爆,但美国业已进入了“特朗普时代”。

  正如一些“事后诸葛亮”复盘时所承认的,特朗普获胜的关键之一,是他大方承认美国的现实“不够好”,并表示自己有能力让它“重新变得好起来”,这相较于希拉里反复强调“保持美国的伟大”更符合大多数选民的感受和意愿。而这些被普遍认为“不够好”、“待改变”的方面中,经济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特朗普的经济政策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政府的经济政策说到底要靠内阁和总统顾问幕僚这两个团队去制订,靠参众两院去立法“背书”。尽管所谓“海选政府官员”的传闻真真假假,但美国和英、德等代议制国家不同,政府中只有总统为民选官员,其余部长、阁员都由总统提名、国会审核,幕僚团队也同样如此。

  特朗普是商人出身,在共和党内根基浅薄,选举过程中和党团间的关系也若即若离,算不得十分默契。如今要组建两套半(政府、幕僚顾问团队和部分任满的驻外使节)新班子,不“招贤纳士”和抓紧与共和党团沟通显然是不行的。

可能面临失业的白宫工作人员可能面临失业的白宫工作人员

  据报道,特朗普11月10日紧急会见了共和党籍众院议长瑞恩(PaulD.Ryan),两天后又以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取代前新泽西州长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担任15人“过渡小组”召集人。

  这个“过渡小组”加上瑞恩,可被视作未来特朗普经济团队的“孵化器”,其主要经济领域的阁员、幕僚大多数将由此出炉。

  “过渡小组”的成员可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既有女儿库什纳夫妇(Ivanka and Jared Kushner)和儿子小唐纳德(Donald Trump junior)和埃里克(Eric Trump),也有党内初选时的对手卡森(Ben Carson)和前届党内初选候选人金里奇(Newt Gingrich。)。

  瑞恩则可被视作共和党主流派的代表,他们在大选整个进程中态度摇摆,直到最后一刻也只能说“捏着鼻子”勉强站在了特朗普一边。但如今胜利在前,他们势必要赶紧调整心态,确保未来4年的政府经济政策仍不失为“共和党的经济政策”——而不能仅仅是“特朗普的经济政策”。

  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实际上有明、暗两条线。

  明线即选举时的公开承诺。比较著名的包括“重新考虑”美国已经或即将参与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如已运作多年的美加墨自贸协定,和处于不同“落实”进度的泛太平洋自由贸易协定(TPP)、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TTIP)、“让美国制造回家”,以及对中国、墨西哥等“用不正当手段窃取美国就业机会的国家”采取“严厉措施”,减少税收以刺激美国经济活力,等等。

  暗线指执政后真正采取的经济政策。不论从美国政治惯例或特朗普作为成功商人的一贯作风,他上台后所实际采取的经济政策会与“明线”有很大差异,一般都会更务实、更具操作性。

  明线和暗线间的反差究竟有多大,关键一在特朗普本人的政治智慧,二在他与共和党团及愿意在未来四年同舟共济的政治伙伴们间究竟能达成怎样的妥协。

  共和党的经济政策

  最近8年来共和党呈现出“党内有派”的混乱态势,党内既有主张自由贸易的传统派,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茶党”,还有政治色彩属传统派但经济主张接近“茶党”的参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凯恩(John Sidney McCainIII)等人。

  总体上,相对于民主党,共和党的根本利益还是“重商主义”,不过共和党的“商”主要集中于传统经济部门,如实体经济、传统金融业和传统能源产业等。而对“新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经营程度则远不如对手民主党,正因如此,特朗普当选在硅谷引发的“地震”较华尔街更甚。

  这就意味着“共和党的经济政策”主要将围绕着“减税”和“有利于己的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展开。

  不难看出,“共和党的经济政策”与“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最大重合点是“减税”。正如前老布什政府经济顾问、美国无党派税收政策中心(the nonpartisan Tax Policy Center)共同主任盖尔(William Gale)所言,“减税是特朗普和共和党主流派之间最容易找到共同语言的经济话题,也是未来双方合作的最坚实基础”。

  尽管两个经济政策的具体减税重点有所出入,但在关键环节则一脉相承,都主张降低所得税率(降幅1%-1.8%)和公司税率(从35%降至15%左右),且在这一领域,特朗普完全可以“垂拱而治”,让更有经验和意愿、由共和党控制的两院冲上一线去推进和细化。

  但特朗普反对者不断渲染的“取消联邦遗产税”,从目前情况看,不论特朗普或共和党团都不会激进推进——道理很简单,此举只对占选民人口比例不足1%的富豪有利,却可能令众多投票“保送”特朗普进白宫的“沉默的大多数”失望。

特朗普胜选后在白宫与奥巴马首次会面特朗普胜选后在白宫与奥巴马首次会面

  自由贸易环节则可能是特朗普和共和党团最难磨合、妥协的领域。尽管许多分析都指出,身为成功商人的特朗普实际上也是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最大受益者之一,“不应将选举语言太当真”,但承诺毕竟是承诺,即便是表面文章,特朗普势必也要做一些“让美国制造回家”之类的动作,共和党团则会设法让“特朗普冲击”更温和一些。

  不过双方在一个问题上仍然可以高度重合,即“去奥巴马-希拉里化”。

  不论TPP或TTIP,都带有浓厚的奥巴马-希拉里“商标符号”,其中TPP因为政治色彩更浓、美国单方面“让利”更大(尽管其合作伙伴未必这么想)、希拉里的“缔造之功”更明显(尽管选战期间她刻意与TPP切割),从选后特朗普团队和共和党控制的两院所放出的风声可知,从概念上搁置TPP和TTIP(尤其前者)已无悬念,奥巴马政府也放弃了抢在交接前“闯关”的徒劳努力。

  正如前文所言,共和党和商界传统上反倒是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支持者(尽管自“茶党”崛起以来这种色彩大大淡薄了),但鉴于美国国内反全球化情绪高涨,加上“去奥巴马-希拉里化”的功利需要,特朗普时代在全球化和自贸协定方面或许会“退一步、进两步”——从概念上摒弃TPP和TTIP,但私下里却设计新的“特朗普版”(或“共和党版”)自贸协定框架,将“旧酒”装入“新瓶”。

  特朗普时代会如何影响中国

  TPP被搁置是一柄双刃剑。

  一方面,美国政府将摒弃代价高昂、不切实际的“不带中国玩”这种“四岳剑派”把戏。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APEC区域内各大经济体的关系,避免众多小经济体在中美间“选边站”的尴尬,也有助于激活名存实亡的亚太自贸区(FTA)概念(这一概念原本就是共和党执政时提出的)。这些都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中方也是乐于见到的。

TPP成员国TPP成员国

  但另一方面,“带中国玩”也意味着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将重新重视在经济领域对华施压,迫使中国更多地照美国的“玩法”去玩,包括在更多领域的市场开放、汇率问题,以及中国出口产品倾销问题等,都会较奥巴马时代更麻烦。

  至于传说纷纭的“美国制造回家”(向海外美国品牌制造商征收额外税),则恐未必那么简单。目前各种版本的传闻很多都是好事者自行编造的。美国制造业外流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身产业升级的结果,“产业降级”既无必要又代价高昂,身为商人的特朗普也好,实际上认同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共和党团也罢,都不见得会在这问题上冒险。

  何况,这也很难做到。正如网上流传一张照片:一顶写着“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太阳帽,翻开看却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这是暗讽高喊这一口号的特朗普也离不开中国制造。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在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国、世界第二大消费国的今天,非但要去“中国制造”并不容易,要让美国制造业回归本土更不容易。市场在哪里,工厂就在哪里,除非有巨大成本优势,否则岂有舍近求远的道理?

  必须注意的是,未来两年间白宫和两院都为共和党一党所控制,这是1920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局面。在这两年间,被戏称为“元老院”的参众两院议员倘出于选区或背后利益集团压力,抛出一些对中国不利的法案,同属一党的白宫恐很难加以牵制。

冰川思想库是一群传统媒体人打理的新媒体,每天带给你关于资讯和思想的精选内容。冰川思想库是一群传统媒体人打理的新媒体,每天带给你关于资讯和思想的精选内容。

责任编辑:魏巍

文章关键词: 中美 川普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