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个人购汇监管,拆不了中国经济的定时炸弹

2017年01月03日08:24   新浪新闻 收藏本文

  原标题:加强个人购汇监管,拆不了中国经济的“定时炸弹”丨冰川时评

  作者:杨国英 来源:公号“冰川思想库”

  2017年,中国经济的“拆弹”,必须是结构性的,实体经济降税、营商环境优化,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资金“空转”,也才有可能“脱虚向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在外汇储备加速外流且美元进入强加息周期之下,央行对个人购汇安装了“防弹玻璃”。

  所谓“防弹玻璃”,也就是说“5万美元购汇额度并未缩减”。这你是看得见的,但是,你同时必须接受更严格的购汇用途监管——如果你是境外留学、境外就医、因私旅游或商务出国等,OK,没有问题;但如果你是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保险等,NO,绝对不行。

  2017年开始,无论是手机网银、网点自助购汇机还是网点柜台购汇时,都需要先填写一份《个人购汇申请书》

  这是一个无奈的做法,也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

  在国内资产价格持续虚高、金融杠杆仍然高企且美元明确进入强加息周期的当下,如果不紧急地给个人购汇装上“防弹玻璃”,那么,2017年,我们可能将迎来“外储加速外流→人民币加速贬值→资产价格崩盘→系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恶性传导局面。

  上述恶性传导局面如果发生,那么,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很可能就意味着为期多年的“经济休克”。这是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难以承受的。

  适度、间接地加强购汇监管,是为了给金融去杠杆、脱虚向实提供一定的应急时间窗口。

  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将主要还是市场因素而非行政因素。之于中国经济中长期的稳健发展,当下显然更需要主动“拆弹”,而不仅仅是安装“防弹玻璃”被动自保。

  2017年,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毫无疑问会是一个多难之年。

  内有金融高杠杆、资产价格虚高,外有美元强加息、贸易自由化退步。这显然不仅是在考验决策层的智慧,更是在考验决策层的勇气。

  主动“拆弹”需要勇气,金融高杠杆、资产价格虚高这些“弹”都要拆,这些“弹”不拆,纵然“防弹玻璃”貌似可以抵御外部攻击,但封得过死则会导致我国经济内部窒息。

  而对于金融高杠杆、资产价格虚高的“拆弹”,真正的功能和勇气其实在“诗外”,而绝不仅仅是技术层面。

  事实也证明,仅靠技术层面是根本拆不了弹的。在过去两年,资产价格堵住了股市,堵不住楼市,堵住了楼市,堵不住商品市场……

  2017年,中国经济的“拆弹”,必须是结构性的,实体经济降税、营商环境优化,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资金“空转”,也才有可能“脱虚向实”。

 

责任编辑:魏巍

文章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美元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