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观察|“心霾”不解,雾霾难除

2017年01月05日17:56   新浪新闻 收藏本文

  新浪新闻特约评论员 王敏慎

  步入2017年以来,中国的很多城市持续被雾霾笼罩。在严峻的形势下,怎么做好自我防护、怎么加快治理,成了当下社会最受关注的议题。但就舆论场的整体反映来看,对这样一个国内持续多年、国外也有成熟治理经验的老问题,似乎并没有特别明晰的共识,也没有看到很明确的治理时间表。

  虽然很多心灵鸡汤喜欢强调雾霾的产生人人有责、治理雾霾要从我做起,但实际上,对普通人而言,除了少开私家车,好像并不能采取多少有效的治霾行动。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治霾最关键的还是要各级政府担负起责任,无论是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是具体的环保督查,离不开公权部门的积极行动。

  现在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和官员,虽然嘴上也在喊着要大力治理雾霾,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力度还是远远不够。原因何在?雾霾的危害毋庸置疑,空气无边界,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即便为了自己健康考虑,官员本也该有更积极的态度,他们弃健康而不顾的“消极治霾”背后,一定有着更现实的顾虑。

  对于官员的言行,GDP或者说政绩,向来是最有解释力的。在雾霾治理这个领域,显然也不例外。最近网上也有人将北京的空气和周边省份数百万人的饭碗,做成了选择题——是要好空气还是要保住几百万人的饭碗?虽然很多人不同意把空气和饭碗做这样简单的对立,但不可回避的是,雾霾治理必然意味着对重污染企业的淘汰,必然意味着一部分工人短期会面临失业,也必然意味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要面临现实的波动。

  问题只在于,这些波动会有多大,这些成本将由谁来支付。如果对于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不变,如果对于治霾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没有系统的应对方案,那地方政府和官员出于自我保护的心态,就会“消极治霾”。因为雾霾的既定后果,是由全社会承担的,但治霾可能引发的后果,却会落在具体的官员头上。

  这不是为官员的“消极治霾”辩护,而是要认清“心霾”的由来。“心霾”不解,雾霾难除。雾霾治理从来不能依靠决心和口号,而是需要很务实的算计和妥协,来达成有效的行动方案。在此之前,需要更科学的调研,更开放的讨论。一个区域的治理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些代价应该通过哪些途径弥补,都可以摊开在桌面上谈,而不能表面众志成城,私下却各怀心思。

  雾霾治理不只是政府的事,也不只是某个省份的事,应鼓励更开放的讨论,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雾霾治理多年来的不尽如人意,某种程度也暴露了过去的政绩考核体制、社会治理体系的缺陷,其僵化和封闭,阻碍了全社会治理合力的形成。尤其是高质量的官民互动、公共讨论的匮乏,让人看不清方向,这种迷茫会比空气中的雾霾更让人绝望。

  尽管还是雾霾笼罩,新的一年毕竟已经开启,希望各级政府正视那些不利于雾霾治理的“心霾”,拿出一些新思维、新变化,比如来一次雾霾治理的大讨论。消除“心霾”,从公开和对话做起。

责任编辑:魏巍

文章关键词: 雾霾 污染 空气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