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热津斯基的辞世,是不是一个时代离去的隐喻

2017年05月28日09:56   新浪新闻 收藏本文

  布热津斯基的辞世,是不是一个时代离去的隐喻?

  作者:叶克飞 

  来源:公号“冰川思享库”(ID:ibingchuansxk)

  波兰背景其实是布热津斯基在认知层面的最大底色,他的地缘政治学说,与其说是冷战大背景下的博弈论,倒不如说是波兰屈辱史引发的深层思考。

  以近九十岁高龄辞世的布热津斯基,堪称冷战期间的风云人物,身上标签无数,如“卡特总统的智囊”、“地缘政治专家”等。

  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标签,还是“波兰犹太裔美国人”。在我的印象里,无论是政经界还是文学领域,背景单一的学者和作家,往往有一种想当然的天真。纯粹西方背景的人会低估政治的丑恶,纯粹东欧背景的人,即使曾是坚定的反抗者,但知识结构和视野往往又有根深蒂固的局限,有时也欠清醒。

  ▲1978年,邓小平接见布热津斯基

  所以,在文学领域,那些能够洞悉极权本质的作家,往往经历过集中营的残酷,又迅速置身于新的压抑空间之中。政经界同样如此,布热津斯基出身波兰贵族家庭,作为外交官的父亲曾带着他常驻德国,见到了纳粹的发迹,后来转驻苏联,又看到了斯大林的大清洗。

  所以,虽然他未曾亲身经历二战时苏联与德国瓜分波兰的屈辱,亦未曾经历集中营的残暴,而是早在1938年便离开祖国,跟着外交官父亲前往加拿大,战后也未曾亲身经历波兰被苏联控制的全过程,但仍可算是具有多元背景的政治学家。

  有意思的是,他的妻子有着类似的背景,不但也是东欧流亡者的后裔,还是捷克第二任总统的孙女。1968年,他就曾因发生在捷克、遭苏联镇压的“布拉格之春”,敏锐指出民族主义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政治动力。波兰和捷克日后都证实了这一观点。

  ▲1968年爆发“布拉格之春”运动

  布热津斯基的反苏曾被诟病,以至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先后以“内部出版”和公开发行的方式出版其著作时,还得加上“供批判用”或“批判阅读、审慎阅读”等字样。但对于历史上曾屡遭屈辱的波兰来说,俄国一直是最大敌人,反苏有着历史根源。

  何况,当年的布热津斯基能够引起一些中国人的兴趣甚至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也恰恰是因为中苏关系曾经破裂的背景。

  波兰背景其实是布热津斯基在认知层面的最大底色,他的地缘政治学说,与其说是冷战大背景下的博弈论,倒不如说是波兰屈辱史引发的深层思考。

  对于更多中国人来说,这位七十年代末的美国外交实际掌控者、总统身边的智囊,是以极力促成中美正式建交而闻名的。但这一举措同样根植于他的反苏情结,以及由此衍生的地缘政治学——即使当时的他身为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身在其位而不得不虚与委蛇,对苏联的态度表面上看有所缓和。

  ▲布热津斯基是地缘政治学领域的专家

  作为一名地缘政治学家,他信奉拿破仑的那句“只要看看这个国家的地图,就能明白他们的外交政策。”

  他对地缘政治、对动荡之地(著名的“椭圆形区域”)的预测,今日看来也相当准确。比如冷战结束后,当众多美国学者欢呼意识形态的胜利时,他就已预言:“伊斯兰教的政治觉醒不仅会在北面引发同俄罗斯帝国余力的碰撞,而且还会在南面引发与美国的政治抗争。”

  中国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大棋局》,同样是反苏思想的延伸,当然,冷战后已经变成了“防俄”。尤其是对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和乌克兰三者的地缘看重,更是对俄罗斯的帝国传统之限制。

  也是在《大棋局》中,布热津斯基提出了“战略棋手”与“地缘政治支轴国家”概念,战略棋手是指那些有足够能力和民族意志力,能够在国境之外运用力量,影响或改变地缘政治状况的国家,如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等,英国和日本则被他排除在外。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则强调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与其脆弱状态,如前文所述的乌克兰和阿塞拜疆,还有土耳其、伊朗等国家。

  ▲布热津斯基的著作《大棋局》

  在这一划分背景下,他做出不少已被证实的预言,比如“由于英国在欧洲统一问题上立场含糊,并同美国保持着一种日益淡化的特殊关系,在有关欧洲前途的重要选择方面英国正越来越成为一个局外人。伦敦基本上已退出了欧洲棋局”,堪称英国脱欧的预言。

  当然,在布热津斯基漫长的学者和政治生涯中,也有不少预测失误的时候,影响也极为深远。

  比如1979年,他力主抛弃巴列维政权,直接导致了霍梅尼的上台和伊朗的巨大变化,改变了中东政局。1988年,他曾表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只不过是少数人在闹哄哄,不具备全球性影响,后来也曾认为小布什夸大了“9·11”和恐怖主义的威胁,这些论断在今日看来都让人有所保留。

  另外,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他所信奉的地缘政治学也有过时之嫌,或说需要更广泛的延伸。

  ▲入江昭认为,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全球时代

  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以日本人身份成为美国历史协会主席的入江昭,就认为当下是一个全球移民大规模流动并多元杂处、科学技术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人权环境种族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非政府的民间力量不断崛起的世纪。国家的概念已逐渐淡化,沿用传统的地缘政治观念去理解国际关系已然不够。

  从这一点来说,布热津斯基的辞世,是不是也是一个时代离去的隐喻?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责任编辑:张颖倩 SN191

文章关键词: 布热津斯基 地缘 波兰 政治 冷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