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地给海清点赞

2015年11月28日07:45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知名演员海清拒绝给日本产品代言,又一次拨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 知名演员海清拒绝给日本产品代言,又一次拨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

  张涛甫专栏

  知名演员海清拒绝给日本产品代言,又一次拨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引发情绪共振,于是就有诸多网友为海清点赞,甚至 将她提升到民族大义的高度。在沸腾的舆论场中,设身处地地体味海清的拒代行为以及网友们的反日情绪,极有可能被这种情感激流裹挟进去,觉得情感反应是自然 而然的,不需要酝酿和动员,从内心深处迅速蔓延到各个神经末梢,成为一种不需要过脑的本能反应。毕竟,日本曾经以及当下对中国的伤害已超过我们中大多数人 的忍耐极限。这种情感长期淤积,一时半会儿难以纾解。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面对日本人旧账和新账,我们似乎怎么冲动也不算过分;加 之,日本人时不时折腾出一些事端挑衅我们的神经,把我们的那根神经弄得非常敏感。

  但毕竟,我们不能仅靠这份国族情感过活,哪怕这种情感在政治上是如何正确,在道义上如何无法挑剔,我们也不能毫不设防地任其驱动。爱国固然要有情感基础,但若情感仅是汹涌的泥石流,没有理性的河床托底,情感容易失控,泛滥成灾,反而会伤害了自己,甚至会引火烧身。

  反 日情绪如果操作不当,是容易失控的。这与群体心理有关,与个人理性没有太大的关系。勒庞认为,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部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 觉的个性消失了,会形成一种群体心理。也就是说,一个群体扎堆在一起,作为个人的理性可能会短路,被一种身不由己的群体心理吸纳进去,被这种心理推着往前 走。爱国情感虽平时潜藏在个人心态的背后,不会一直处于灼热状态,它的点燃需要有外部刺激,一旦被刺激起来,引燃的就不是个别的易燃物,而是大面积的人 群。近年来,来自日本方面的刺激不是一起两起,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个助燃的事件来,这已成为舆情周期表中的惯常现象。每当此类事件发生,国人的情感倾向几乎 不会有太大差异,只不过振幅不同而已。

  如今,我们不能停留于刺激———反应的循环动作,不能满足于情感层面的激烈宣泄和宣示上。发 乎情,但要止乎理性。要用理性过滤打了鸡血般的非理性,超越简单的情感表态和宣泄,有情未必真爱国,应将激越的情感导入理性的河床,理性爱国,从而让爱国 变得更有厚度和硬度。否则,逞一时之快意,并不一定能把爱国事业进行到底。

  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在这种背景下,我们 不可能把已经打开的国门再次关上。假如我们关上了开放之门,于己于人两败俱伤。既然要开放,就应包括对日本的开放。客观地说,我们无法做到将日货从中国市 场上清除出去。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否则,消费者也不会答应的。有时候,表达爱国情绪是一回事,但抵制日货是另一回事。情感与理性,有时会被撕裂,表现在 国人对待日货方面时尤为明显。

  海清不给日产品代言,这是她的选择。其中,有情绪成分在。但国人犯不着将海清的拒绝代言作过度渲染,尤其不必让反日情绪发酵成为非理性的群体心理。理性一点,并不一定意味着就不爱国。不认同海清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就该背上汉奸卖国贼的骂名。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文章关键词: 海清 抵制日货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