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锐见:“上海女”碰瓷儿,谁当真了?

2016年02月21日18:11   新浪新闻 收藏本文
“上海女孩逃饭”网帖人为制造了众多噱头 “上海女孩逃饭”网帖人为制造了众多噱头

  霸屏了整个春节的“上海女孩跟江西男友回村过年见第一顿饭就分手”事件,甫一曝出,就曾被“网络柯南”们鉴定疑似营销帖,那张黑乎乎的餐桌照被扒出2013年就曾现身网络,发帖者账号还曾发布大量营销信息。现在,据网络部门披露,自称“上海女孩”的发帖者不是上海人,她春节前也压根没来过江西;其后发帖回应的“江西男友”,只是话题的碰瓷者。

  不得不说,发帖者简直深谙社会心理密码:你哪痒他(她)就挠哪,上海VS江西、孔雀女和凤凰男、城乡及地域差距、婚姻与家境关系……哪样不是家庭剧常见的话题引爆点?而把这些自带争议性体质的元素,放在“乡村爱情故事”剧情框架里一锅烹,在身份、境遇的多重冲突中制造出某种戏剧性张力,想不引发关于“现实杀死爱情”“门不当户不对”“感情逾越不了文化差异鸿沟”的争论都难。

  正因如此,自该网帖如一颗石子砸进舆论湖面起,那些口水溅起的浪花就没平息过。而以此为题材的“10万+”公号文章批量发售,还有此后江西女孩致信“上海女孩”为江西农村正名,上海本地媒体刊出的文章《放开那个上海女孩》,都加入到“热炒大合唱”中,有意无意地为其舆情热度添柴加薪。或许在营销界看来,这又是个可入选年度网络营销十大范本的案例。

  而今事件的编造嫌疑被坐实,也完成了对社会情绪撩拨的“闭环”。很多人又转过话锋,说:事是假的,现象是真的,它指涉的深层社会现象,确确实实击中了人们的痛点。这当然有其道理:很多人长期在城里“饥饿”,却转过头从“乡愁饭堂”里寻找精神食粮。而“上海女孩逃饭”,以“揭丑”式素描勾画出了很多人作为乡愁寄存处的故乡贫瘠一面;而它指向的那种“门当户对”婚恋观和阶层固化的现实,也让很多奋力向上流动的“凤凰男”倍感挫败,因出身一下子被拽回原地。

  可即便如此,你都无法否认,这个虚构的桥段对公众痛点的触碰,并没那么真切:它只能说明,公众的“共鸣燃点”太低,公众的郁结也太容易被假现实之名的题材廉价地激起。而这,往往也易让我们的情绪已被操控,我们的感动和愤怒,易变成“扯线木偶”式玩物,线等着别人拉。

  本质上,“上海女孩逃饭”的网帖,就跟韩剧一样,那些牵手场面、吻戏、催泪场景,还有“男女主实为兄妹”“女主癌症”的桥段什么时候该出现,都经过了精心设计。问题是,我们的角色代入感有时太强,就像遇到别人点击“营销”网页后随时跳出来的弹窗。

  而最终,顺着某种流水线化制造流程衍生的社会情绪,其价值分量也势必要打折,从公共层面讲,也会造成眼球资源的浪费。像该事件引爆舆论后,迄今扰攘了十多天,但充塞于舆论场且占比不低的“互骂”——如开“地图炮”的、骂女孩“嫌贫”的声音,对应有的对城乡二元体制等议题的思考空间无疑是种挤占,这让人遗憾。这也是“上海女孩逃饭”网帖人为制造了众多噱头后的必然负面效应:既然是噱头,就很难让舆情焦点对准本质性问题,将公众注意力全盘导向认真讨论。

  相较之下,那些博士还乡笔记和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等纪实性的文字,显然有意义得多。它没那么多炸裂的、极具镜头感的冲突,却更能反映问题。只不过,它引发的话题密度,显然没法跟“上海女孩逃饭”并论,还被其冲击力湮没。

  被假消息虚假触摸G点的我们,得上多少次当,才会不再缴那笔“情商税”?

  (麦徒)

责任编辑:李清 SN219

文章关键词: 上海女 乡村 碰瓷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