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财相现实了,西媒继续装腔作势

2015年09月25日06:59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正在中国访问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正在中国访问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正在中国访问,他高调去了新疆,成为近年第一名访问新疆、并在那里寻求难得商机而非拿放大镜搜索“人权问题”的西方高官。此外他还在上海证交所表达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他受到西方舆论的诸多指责,那些批评者嫌他在中国谈人权“太少”,甚至认为他访问新疆会被中国用于舆论宣传。

  奥斯本44岁,是问鼎未来英国首相之位的有力人选。他除了年轻,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特别之处,就是在对华问题上比较信奉现实主义,不死撑面子,从英国实际利益出发对待中英关系交织在一起的方方面面。

  奥斯本不愿同中国人当面挑起人权问题,这本是最起码的外交之道。一位外国财长来华寻求商业合作,保持谦虚是应有姿态。西方一些人总觉得他们的官员要端着“人权老师”的架子驾临中国,满足西方社会面对中国以及东方社会的优越感。他们会不自觉地忘记,这样的嘴脸其实挺难看的。

  人权问题不能说是凭空生造出来的,从较长的历史阶段看,西方在人权领域向中国社会是输送了一些正能量的。但是这决非问题的全部,西方近些年在向中国就人权施压时,越来越走火入魔,罔顾事实,剑走偏锋,逐渐陷入他们自己难以察觉的极端却无法自拔。他们的很多要求完全脱离了中国实际,没有真正过他们的脑子,颇让中国人讨厌。

  实事求是说,中国如此复杂的国情,究竟该如何进行治理,怎样平衡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之间的关系,中国社会一直在认真摸索,反复权衡。在这方面,西方小社会挺难插嘴的。西方大的经验中国人早已领悟,能借鉴的也大多借鉴了。其中必有一些西方经验对中国社会来说有风险,无法借鉴,更不能照搬,西方社会按理说应有能够理解中国做出取舍的悟性。

  一些西方官员现在如果再就很具体的“人权问题”手把手教中国怎么做,带着一脸傲慢训斥我们,他们也不想想我们能听吗?专门要找中国茬的人,也就罢了。要求一位财长带着经济上的重大使命来华商谈,也要一见面就先指着中国人鼻子谈人权,那是他该干的吗?

  奥斯本之所以让中国人尊敬,就是因为他言行正常,不怪,像一个来自文明发达国家的高官,而不让我们怀疑他的国家不通礼仪,是野蛮或夜郎自大之邦。中国人没想利用奥斯本的新疆之行宣传什么,中国媒体对此只有简单报道,如果不是西媒炒作批评他,中国舆论大多不关心他去新疆做了什么。

  奥斯本或许展现了新一代欧洲政治家的视野,他是英国在西方世界带头加入亚投行的主力推动者,他重视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对伦敦保持金融中心地位的意义,主张英国大力发展对华贸易。有人从他的对华政策主张中看到英国在打造最高战略层面的中英关系,认为英国想通过领衔欧洲的对华关系来巩固自己的大国地位。

  中国人欢迎英国重视同我们的关系,但我们不认为中英关系会突破现有国际关系框架,形成某种挑战。我们认为奥斯本访华所表现出的倾向代表了自然,而我们期待的就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和谐,而不是拉帮结派、受意识形态偏执驱使的旧式国家间关系。

  欧洲舆论还是有些放不下架子,在对华问题上处处意识形态挂帅。现在的情形是,西方政府官员总体上比舆论现实得多。这也难怪,当家才知柴米贵,而西方的意识形态斗士没啥责任,仍在任性地自娱自乐。▲

文章关键词: 英国 西方 奥斯本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