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平退休:官员的表达与发言

2015年11月29日08:09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正式退休 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正式退休

  11月27日,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正式退休,尽管在部委新闻发言人这个职位之外,他还有其他多个职务经历,但“新闻发言人”依然是其在公众印 象中最深刻的职业角色。昨日,王勇平接受《新京报》专访,再次谈起四年前的那场温州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会,不少彼时细节与心路历程,颇耐人寻味。由此展开去 看中国部委新闻发言人的来路、现状与去向,更不失为一个独特的视角。

  “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是2011年“7·23”温 州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会让王勇平一战成名、也毁誉参半的一句话,具体的语境则是在回答媒体质疑救援现场“掩埋车头”的做法时,王勇平给出的是其“刚下飞 机”、接机的人员对其做出的解释———“掩埋车头是为了便于继续抢险”。与之对应的,是彼时网络盛传的“掩盖证据,掩盖事实”猜测。仅仅围绕这一个焦点问 题,便可看到新闻发言人的职责、以及信息及时披露的重要,当然,于个人而言,也会有“换一种表达可能更好些”的事后反思。

  新闻发言 人的职责设定,源于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而对公众知情权的满足,最核心的义务主体是相关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只是所属部门的发言代表,而非真正的决策 者,也不是发生问题时的责任人。对新闻发言人角色的认知,不仅是政府部门、司职发言角色的个体官员,包括普通公众在内,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对王勇平 彼时个性化表达的愤怒,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或可予以更客观的评价,公众和舆论的怒火,更多还是对发言人背后的政府部门,尽管发言人的个性化表达在其中可 能也担负有一部分需反思的责任。

  对新闻发言人岗位来说,其最重要的公共品质究竟是什么?是个性化的表达,还是真诚的信息披露?在王 勇平、王旭明等个性化发言人之外(以及之后),更多的情况下是惜字如金、照本宣科、“无可奉告”,甚至很少露面。这究竟是出于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进而逆 向地总结经验、选择沉默寡言,还是新闻发言人群体本身的职业素质依然不高,仍旧处于照本宣科的程度?这其中,对机构责任与个体责任的清晰厘定,恐怕不仅是 公众需要补的课,也是相关机构与人员需要扭转的想法。

  王勇平以及教育部原发言人王旭明等,都是2003年中国政府部委首批发言 人,2011年王勇平从发言人岗位离开时,曾有媒体梳理发现,首批75名部委发言人中只有11人依然在岗。但新旧更替,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从无到有,注定 是不可能再退回到避不见客的过去了。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不仅新闻发言人在总结、反省,可能公众的思考也有了提升,静下心来看,其实对于公众对公共事务 的知情需求这一核心目标来说,口出金句的个性化官员与照本宣科的“肉喇叭”木偶,在公共问题上可能都并没有给予太多信息增量。公共事务的信息披露程度,政 府部门的公开化水平,才是真正决定公众知情权能否得到充分满足的关键要素。没有政府信息公开的充分制度化,插科打诨的发言人可能最多也只是“专业化地兜圈 子”而已。

  还是以温州动车事故来举例,“发布会时距离事故发生只有26小时,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在这样一种信息获取状况下,及 时、准确地披露信息有其必要性,而同时,发言人本身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也至关重要。涉事发言人“两次说了没把握”的情况下,发布会依然要开,发言人得硬着 头皮上,随后的舆情次生灾害显然已经注定要发生。当然现在回头反思,不能太多苛求当事人,但对新闻发言人制度来说,却有不少必须要想清楚的制度问题。发言 人不是“代人受过者”,发言人的职业角色定位与岗位需求,决定了其对要在公共场合表达的内容,需要充分地参与和掌握,在此基础上,面对公共知情,需要制度 化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足以支撑其进行真诚的发言。于官方新闻发言人来说,真诚比个性化要重要,这份真诚需要制度支持。

  事实上,四年 前王勇平离开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岗位时,公众对其的惋惜与不舍情绪已经足够浓烈,四年后“正式退休”的这位前新闻发言人,他的回首、苦水和思考,都已成为中 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的一个注脚。好在门既已打开,就不可能再轻易关上,具体新闻发言人怎么开口没那么重要,政府信息的制度化透明、公开才是不可逆的潮 流,也更攸关公共利益。

文章关键词: 王勇平 官员 新闻发言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