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今晨返回内蒙古 自救系统确保返回安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6日01:41 北京娱乐信报 | |
“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 新华社记者 李 刚/摄 昨天上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进入太空。按照计划,飞船在轨道上运行14圈,于今晨6时左右返回地面。 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副研究员庞之浩先生介绍,我国载人航天是一项由五个系统组成的大规模工程,这五个系统分别是运载火箭、航天员选拔与训练、载人航天发射场、航天测控网和返回着陆场。最牵动人心的除了发射的瞬间外,就是航天员能否安全返回。 返回地面经历四阶段 据专家介绍,“神舟”号返回地面须经历四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大气层自由下降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和着陆阶段。 航天测控指挥部门首先向飞船发出返回程序和数据指令,飞船按预定时间调整飞行姿态,完成偏航动作,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分离后的轨道舱继续在轨飞行,进行科学实险。接着,飞船再次完成制动姿态调整,尾部朝飞行方向。飞船按程序点燃发动机制动,完成离轨操作任务,进入返回轨道。 当飞行高度降低到距地球约140公里时,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返回舱距地球约100公里时,再入大气层,与大气层产生剧烈磨擦,外表变成一团火球,周围产生等离子体,形成电磁屏障,又称“黑障”。此时,返回舱与地面通信中断。返回舱距离地球约40公里时,“黑障”消失。 返回舱采用“软着陆” 返回舱在降落的过程中,受重量和推力影响,下降速度非常快,如果不采取一些减速办法,返回舱里的航天员生命难以保障。为此,“神舟”号飞船降落过程中使用的是一种“软着陆”的办法,采用四层降落伞保护航天员安全到达地面。这四层降落伞分别是引导伞、减速伞、牵引伞以及离回收舱最近的主伞。其中主伞最大,展开后的面积有1200多平方米。 “神舟”号飞船上1200平方米的降落伞试验非常成功,飞船的软着陆的功夫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考验。按科学家的设计,飞船返回的落点偏差允许值一般为30公里。 按照计划,“神舟”号返回舱降到距地球约10公里时,回收着陆系统就启动工作,弹出伞舱盖,连续完成拉出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动作。返回舱乘主伞缓缓下降,抛掉防热底盖,距地面约1米时,点燃反推火箭发动机,以不大于每秒3.5米的速度实现软着陆。 载有航天员自救系统 “神舟”号飞船中安设有航天员应急自救系统。在天上万一出现故障,航天员可以启动该系统,并按照预定的故障预案进行处理。这些预案经过了大量的地面验证,而上天前航天员也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模拟训练。 所以在飞船返回途中,如果出现故障,航天员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启动应急系统以返回地面。而航天员启动这个程序也很简单,只是按一两个按钮的事情。 返回后航天员要体检 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要到哪里?接下来还要做什么事情? 据专家介绍,航天员从上天前开始到最后落地,身体所有的生理参数,地面都会一直进行监测。航天员从返回舱安全出来后,在现场会进行一些必要的、简单的身体检查,专业人员要做详细记录。随后,航天员就会被直升机接走,送到呼和浩特,转机回北京,在北京进行全面的检查。 等航天员离开后,返回舱就会被航天工作人员搬运到一个大型的喷着“中国航天”的橙色大卡车上运走,最后返回舱里的许多数据,科技人员都要进行仔细研究。 飞船返回落在四子王旗 昨日记者从内蒙古方面获悉,“神舟”号返回着陆的准确地点是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此前“神舟”四次回收,有三次都是在四子王旗境内。 四子王旗离呼和浩特市仅100多公里。提起“神舟”号的返回,四子王旗的许多牧民都很熟悉。一位曾经目睹过“神四”返回的牧民透露,当时的主返回场在当地的“大庙”附近。 信报记者 张薇 综合新华社央视消息 新闻解读 选择着陆场至关重要 为了使航天员安全、可靠地着陆和飞船返回舱的成功回收,必须建设返回用的着陆场。着陆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飞船着陆前后的测量通信,飞船着陆后的搜索回收、营救航天员和对返回舱内的有效载荷进行处置。 着陆场场址选择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例如,要便于综合使用本国的航天测控与通信网;要有足够大的场地面积,以适应较大落点偏差的情况;根据本国的地域特点和国情选择陆上着陆还是海上着陆。 俄罗斯拥有辽阔的草原和平原,所以采用在其国内陆上着陆。美国国土东西两边均濒临大海,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海岸救生队伍和先进的海上救生技术和装备,所以选用海上着陆。 我国根据国情和飞船运行轨道的特点,在内蒙古草原上建造了很大面积的主着陆场,拥有前置雷达站、直升机和搜索车,配备了通信、运输、救护等设施。我国还设立了若干陆上应急救生和海上救生区,以防出现各种特殊情况,保证飞船的安全着陆和顺利回收。 | |